“為國家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康得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謝富原一直以來用實際行動堅守的承諾。
變的是平臺,不變的是情懷
謝富原被中國復材界稱為“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第一人”。早年曾任職于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2010年到2016年年底在中航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歷任總經理、董事長,2017年加入康得復材。“大閱兵時天上飛的飛機,所有的復合材料均出自于中航復材。”一句話足見謝富原在航空領域的影響力。
2017年,謝富原從中航復材轉戰康得復材,拋下國企的“金餑餑”到民企另辟天地,很多人不理解,謝富原這樣解釋道,“以前碳纖維復合材料是‘貴族材料’,能讓國家‘用得上’就是最大的目標;現在,工業4.0智能制造的生產方式出現了,批量化、低成本的制造讓百姓‘用得起’成為可能,讓這種性能優越的材料真正普及大眾,這是我們一代材料人的目標和夢想。”謝富原的一席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躬耕航空復合材料研究和應用30年的企業家,產業報國的拳拳之心。
無論平臺如何變幻,一心為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發展的情懷依舊。
他們將參與CR929大飛機的開發研制
航程12000公里,載客280座。中國首個大型寬體客機CR929研發已經進入攻堅階段,日前有消息稱,謝富原將攜康得復材參與到CR929中機身開發研制中。
“以前我們國家的觀念是:造飛機不如買飛機,買飛機不如租飛機,現在我們新一代領導人提出:一定要造中國自己的大飛機。因為我國未來30年在民用航空領域的市場需求非常大。未來,CR929大飛機上,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將超過50%。去年,我們在康得集團董事長鐘玉先生的帶領下,與意大利LEONARDO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且獲得了江蘇省的政策支持,在張家港規劃了航空部件生產基地,今年,我們將與中國商飛公司展開聯合研制工作,并承擔CR929的機身設計、研發和制造任務。” 謝富原一席話,展現了康得復材進軍民用航空領域的雄心和進展。
“一代材料,一代飛機”,先進復合材料技術在航空產業的發展歷程中發揮著先導性和基礎性作用,如今大飛機的研制已經成為我國的重大發展專項。在談及“為什么康得復材這樣一個民企能夠承擔CR929的部分研制工作”時,謝富原這樣回答:“可能,這源于我們建設‘平臺’的一種能力。”
謝富原提到,三年前,康得集團、康得新集團攜手康得復材,整合了全球先進復合材料及其制造技術優勢資源,打造了一個世界級碳纖維輕量化生態平臺。如今,借這一平臺的資源基礎,一個個不同領域的產業生態圈正在形成,一種1+N的生態模式正在顯現它超強的實力。汽車產業生態圈已經凸顯其優勢:目前,我們已經和59家車企開展密切合作,提供汽車輕量化整體解決方案,并且,還在給國內很多車企提供樣車、量產技術和產品;我們計劃再用三年時間打造一個碳纖維復合材料航空產業生態圈,解決我國民用飛機的試制、小批量生產和大批量生產的能力問題。目前這個航空產業生態圈已初具模型,這個成型速度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相信我們集團公司和我們康得復材的平臺建設能力一定會將這種產業發展模式發揚光大,未來,不僅在航空圈,在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應用的更多領域都將顯示它的優越性。
他們將開啟“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的4.0時代”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部署,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正在從高端軍用小批量走向工業化、規模化和民用化的新時代。從“用得上”普及到“用得起”,成本是關鍵。
“我相信憑借先進的制造技術和成本控制手段,我們可以在未來五年內讓碳纖維復合材料的車身成本降低到鋁車身的水平”謝富原說。
謝富原提到,借助碳纖維復合材料生態平臺的資源優勢,我們的產品從設計之初就有更優化的成本概念;加上工業化、批量化的智能制造技術,2分鐘一個節拍的全自動生產,讓批量化的產品可以有穩定的供貨質量;另外,我們的原材料碳纖維的供貨單位——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我們集團內部的兄弟公司,它的生產技術國際領先,單線產能國內最大,即將在威海建成的年產6.6萬噸的碳纖維生產基地——康得碳谷,也將生產更低成本的大絲束產品。這些方面都讓我們對降本更有信心。
輕量化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目標之一,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民用領域的巨大市場需求及發展已成趨勢。在謝富原看來,隨著各國對環保工作的重視,交通工具的輕量化是必然之路,到2020年,我國即將迎來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汽車領域應用的爆發年。隨著國家對清潔能源的重視和開發,未來,碳纖維復合材料在風電葉片上的應用也將非常廣泛。在高端裝備領域,民用航空、軌道交通(高速列車、磁懸浮列車)、船舶領域的發展,都將是輕量化與功能化相結合。
“過去,我們國家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基本停留在體育用品、建筑補強等中低端領域。未來,我們將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創新產業轉型升級,通過統籌的、全鏈條的降成本制造,促進中國的復合材料突破現狀真正走向高端。通過布局、研發和不斷創新,使康得復材成長為碳纖維復合材料行業領軍企業,始終保持強勁的競爭力,推動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成長壯大。” 謝富原表示。
相關閱讀:
康得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康得集團、康得新集團攜手打造的“碳纖維輕量化生態平臺”的核心企業,可為客戶提供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從設計、研發、樣件試制、檢測、小批量生產到大規模供貨和服務的碳纖維輕量化整體解決方案。
康得復材堅持“整合全球優勢資源,打造高效專業團隊,引領前沿市場開拓,創造一流生態平臺”的發展戰略,打造了工業4.0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智能化生產線,年產150萬件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包括碳纖維經編織物生產線、碳纖維機織物生產線、預浸料生產線,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生產線,所采用的新一代HP-RTM、Surface-RTM、濕法模壓等,工藝成熟可靠,成型周期可縮短至2-5分鐘,實現了碳纖維復合材料的規模化量產。公司以新能源汽車碳纖維部件為主要市場,同時積極拓展民用航空、風力發電、軌道交通、船舶等領域,面向中高端碳纖維應用市場,致力于成為世界碳纖維復合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推動碳纖維產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