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轉瞬即逝,突發疫情給所有車企來了個措手不及,原有的生產、銷售、發布節奏統統被打亂。雖然車市銷售慘淡,但車企無不在奮力自救。復盤中國車市這半年,仍有六大問號留給下半年破解。
一、車市銷售能否寒帶轉溫帶止跌回升?
已連續20年銷售數據正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已在2019年被終結,隨之而來的是車市銷量11連降。2020年春節后疫情襲來,車企停工、車市停滯,銷售數據更是連跌不止。隨著中國疫情得到控制,車企復工復產,中國車市積壓了幾個月的購買力也逐步釋放。進入5月份市場回暖明顯,在廠家促銷和地方拉動汽車消費政策共同發力下,疊加前期購車需求回補,零售達到161萬輛,同比增長2%,在連續11個月負增長后迎來首次正增長,車市逐步企穩。但綜合前6個月整體分析,車市消費需求的基本面未見有效改善,居民收入下滑的恢復速度仍有待后續觀察研判。2020年下半年市場可否進一步復蘇仍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總體判斷,2020年全年車市負增長基本可以確認,且降幅約為10%。
二、新造車勢力紛紛倒下,高籌碼牌局最終會剩幾位玩家?
今年可謂新造車勢力的生死年。博郡資金鏈斷裂宣告退出造車,拜騰同樣因為融資無望陷入員工遣散,暫停半年狀態,賽麟創始人遠赴美國,公司被投資地法院查封。曾經一度近百家的新造車勢力,經過大浪淘沙,如今僅8家有實際量產,除蔚來、威馬、小鵬和理想4家銷量靠前外,其余4家也是勢弱音稀,幾乎無存在感。造車這個資金需求極高、資產極重的行當,還真不是一般玩家能應付自如的。不知道此情此景對于尚未量產的愛馳、恒馳、天際和華人運通這四家怎么看?破釜沉舟繼續殺入造車領域,還是退而結網另辟蹊徑?
三、豪華品牌銷售向好,消費升級抑或品牌下沉?
2020年前6個月中國汽車市場的一大特點就是豪華車銷售穩健增長,自主品牌份額縮小。消費升級的勢頭始于2019年,今年突發的疫情無疑對豪華品牌的銷量形成了助攻。早在4月份豪華品牌的銷量就率先轉正,5月份豪華品牌市場則繼續領跑大盤。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豪華車市場總體銷量約為22.56萬輛,環比增長18%,同比增長26.6%;今年前5個月豪華車的累計銷量約為80.72萬輛。2020年以來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也在增長,一季度豪華車市場份額為12.9%,到5月份已經增長至14%。
豪華品牌不斷增長的銷量和擴大的市場份額,既源于消費升級帶來的紅利,也出自品牌下沉的市場擴張。如今以BBA為代表的豪華品牌入門級產品,如奔馳A系、寶馬1系以及奧迪A3等的價格,早已下探至10多萬元這個原本屬于高端合資品牌的價格區間。在豪華品牌紛紛放下身段以親民價格誘惑之下,消費者自然樂于埋單。
四、特斯拉國產銷量一路領先,鯰魚變鯊魚?
不出意外,特斯拉Model 3銷量遙遙領先,5月份11095輛,1至5月累計28790輛。不但幾乎等于其他國內新造車勢力的總銷量,和傳統燃油車相比,銷量也名列前茅。原本允許特斯拉上海獨資設廠,是想引進一條活潑的鯰魚,以先進的生產和營銷方式激活國內的新造車勢力。沒成想這特斯拉一入中國簡直如魚得水無比適應,不但建設周期短量產快,且產能和銷售更是一路攀升,業內人士驚呼:這哪兒是鯰魚啊?分明是一條大鯊魚嘛。
五、自主車企品牌向上發力高端成效幾何?
其實翻看數據就可發現,早在2019年11月時,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已從41.9%降低至38.9%。進入2020年,“品牌向上”就更成為自主車企的必然訴求。
大約在汽車進入中國家庭10年后,自主車企就已經開始想擺脫品牌形象低、車價低的包袱。長城、吉利、奇瑞、長安、廣汽等紛紛加大研發力度,啟動了一輪高端化之路。先是推出高端車型,如長安的A9、長城的哈弗H9 、廣汽傳祺GA6,吉利博瑞系列;進而更是打造獨立的高端子品牌,奇瑞推出星途、吉利開發領克、長城打造WEY再到如今長安的UNI引力系列、北汽的北極狐系列。
目前看,自主車企發力高端的品牌向上之路是一條必由之路。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成效顯著。而且各家車企也都受益于品牌向上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效應。目前,吉利領克、長城WEY、長安UNI等也都形成了較好的品牌和口碑。雖然此路艱辛崎嶇,但值得自主品牌勠力前行。
六、新能源車銷售遠遜燃油車,何去何從?
疫情襲來,新能源車銷量下滑比燃油車更大。市場回暖速度雖有諸多利好政策加持,卻遠不及預期,至今仍未由負轉正。從乘聯會數據看,今年前五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5萬輛和28.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9.7%和38.7%。仍處于明顯的下滑止不住的趨勢中。5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量為8.4萬輛,環比增長3.5%,同比降幅為25.8%;5月份實現銷量8.2萬輛,環比增長12.2%,同比下滑23.5%,遠低于汽車行業整體。而據乘聯會剛出爐的六月份銷售數據顯示,整個六月份銷售非常平淡。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走勢延續了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的負增長態勢。究其原因,補貼減少、車型偏中低端和B端出行市場嚴重萎縮是主因。雖然短期內新能源車銷量不會暴漲,但隨著傳統車企紛紛加大新能源車型制造,再加各種政策利好,發展新能源車的前景仍是積極向好的。
從剛剛收官的2020年上半年來看,中國車市整體充滿荊棘與艱辛,但仍不乏亮點。最先復工復產的車企在中國,全球率先回暖的車市在中國,以上汽通用五菱為代表盡最大努力各種生產自救的車企同樣在中國。
2020年中國車市已進入下半年的戰局,我們期待中國汽車行業有更好的市場表現和更可持續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