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的新能源車輛取得了120.6萬的銷量,最然同比下滑了4%,但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各大車企也都在不斷加大自身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力度。其中,長城汽車也在同步推動三個目標的研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純電動汽車(BEV)、和燃料電池汽車(FCEV)。但要拋開成本因素,說到最理想的能源,無疑還是氫能源燃料電池技術。
從目前的新能源市場來看,氫能源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明顯落后于純電動汽車,在國家大力支持氫能源汽車行業的當下,長城在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研發及發展謀略早已起步并獲得了豐碩的功效。
長城氫能產業隸屬于長城控股旗下的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汽車動力電池材料、電芯、模組、PACK、BMS、儲能、太陽能研發和制造的新能源科技公司。2019年,未勢能源成立,長城氫能進行市場化獨立運營。未勢能源旗下包含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和產品研發公司、燃料電池發動機公司、電堆公司、儲氫系統公司等,專注于氫能技術研發制造和銷售,擁有專業的研發團隊、氫能試驗基地、燃料電池試制中心、氫氣生產及液化工廠,具備配套的整車試驗場、環境倉等優質資源。長城氫能產業還包括長城汽車旗下的氫能檢測科技有限公司,也稱氫能技術中心。
2016年11月始建的保定氫能技術中心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目前已投資約4億元。燃料電池試制車間、燃料電池試驗中心、儲罐試制車間、儲罐安全性試驗中心、70Mpa加氫站、理化試驗室現已全面投入使用。氫能技術中心二期預計投入10億元,新建包含電解水制氫、氫氣液化、液氫泵,以及氫氣壓縮機的各類試制線和試驗室。氫能技術中心現有標準試驗室12個,共引進國際各類高尖端設備240余臺。在儲氫安全性、燃料電池、系統性能、整車性能等領域具備近百項檢測能力。
目前,長城氫能已在全球擁有4個研發中心,分別為保定應用研發及試驗中心,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以及日本先進材料研發中心和慕尼黑研發辦公室。公司已規劃布局1座制氫工廠、1座液化工廠和10座加氫站。
液態加氫站系與國內權威加氫站設計機構及世界頂級加氫站供應商聯合開發,建成后具有為100輛乘用車加氫的能力,可同時加注乘用車及大型巴士,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可大量存儲液氫并具備商業前景的示范性加氫站,為國內液氫站法規標準的建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長城氫能已組建一支世界級氫能、燃料電池系統及整車技術研發團隊,規劃1500人,已有260余人,其中外籍專家56人,博士34人,碩士124人,團隊擁有包括來自德國、英國、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等17個國家的外籍專家,以及中國本土行業精英,絕大多數擁有十年以上氫能制取、儲運、加氫、燃料電池及整車集成等領域工作經驗。
長城氫能產業致力于氫能全產業鏈技術解決方案,規劃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四川、內蒙古等地區投資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通過建設運營綠色制氫、氫氣液化、液氫儲運等項目,構建以點帶線的氫走廊,形成京津冀、長三角、嶺南以及大西南地區產業戰略格局,未來可為1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提供充足的氫氣供給。同步發展氣氫與液氫的終端應用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開發70Mpa加氫站設備及技術,以及以液氫儲氫的加氫站技術;為國內液氫站法規標準的建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經過多重仿真模擬以及國際領先的試驗過程,長城氫能車載儲氫系統使用壽命可高達15年以上,經過全面嚴格的安全測試及驗證,確保儲氫瓶在遭遇重大事故時的安全可靠。
長城氫能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部件采用自主開發模式,依托領先的集成技術與控制技術,燃料電池模塊化程度更高,性能參數、使用壽命、安全可靠等均實現大幅度提升,具有低溫啟動、低溫儲存、高效率、高可靠性等優勢。成熟的金屬雙極板電堆,體積小,質量輕,結構堅固;最高效率超過60%;結構緊湊,故障點少,可維修性強;快速、無條件、無損傷啟停;存儲溫度零下40-80℃、工作溫度零下20-70℃,適應高原環境。使用超過10000小時,功率衰減小于10%。
產業鏈布局情況
目前,長城汽車已經形成了從上游的制氫,到中游的儲運、加氫,再到下游的產品技術和應用領域的氫能源全產業鏈布局,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也曾公開表示:氫能源將在未來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能源領域和交通運輸領域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