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市場向好趨勢不變:短期“補貼退坡+缺乏爆款”增速放慢
2019年銷量出現首次下滑達 120.6萬臺,同比下降4%,目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為 4.68%,未來成長空間巨大,滲透率將持續提升。受補貼退補和傳統燃油汽車銷量不佳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在2019年出現首次下滑,“補貼退坡+爆款車型斷檔”是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面臨的最大難題。不過從成長空間看,2019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滲透率僅為 4.68%,存量滲透率不足2%,從滲透率變化趨勢看,新能源汽車銷量單月滲透率持續提升,2019年12月達 8.46%。在此大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成長空間巨大,滲透率仍將持續提升。
中國新能源汽車歷年銷量及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新能源汽車單月滲透率持續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缺乏爆款車型仍然是純消費市場增長的軟肋。當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從 To B 轉向 To C 時,產品競爭力將是決定銷量的關鍵,初創品牌第一個爆品的出現意味著此前的諸多設想終于得到市場的認同,這是品牌創建者主觀判斷與市場反饋形成的第一個正反饋,此后該品牌的創建之路便可以通過不斷強化這種正反饋持續下去。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爆款車型的帶動無疑是提升消費滲透率最有效的手段。2014 年-2019 年上半年,全球一共有 15 款新能源車型累計銷量超過 10 萬輛,其中來自中國的車型有 6 款,分別是北汽新能源的 EC 系列和 EU 系列,比亞迪的秦新能源、唐新能源、比亞迪 e5,以及奇瑞 eQ/eQ1,這里面排名最靠前的是 EC 系列,但其銷量變化受補貼政策影響極其距劇烈;區域市場占有率方面,除去吉利旗下的沃爾沃品牌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多個國家有銷售外,其他所有品牌,包括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吉利新能源、領克、榮威、奇瑞等,其旗下新能源乘用車的銷售市場都僅在中國本土發生。
2014-2019H1全球累計銷量最高的20款新能源乘用車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海外補貼政策邊際向好,龍頭車企發力電動化規劃
2020 年將是全球電動化元年,歐洲市場將是重要增長點. 國內市場過去受制于白名單的約束海外電池廠未能充分布局動力電池市場,而伴隨白名單淡化、補貼退去以及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投產,國內市場的全球化腳步進一步加速,目前已有 LG 化學、AESC、三星環新等海外電池廠配套的車型出現在公告目錄中;從國外角度看,雖然美國市場同樣受補貼退坡影響增速放緩,但歐洲市場將是新能源汽車未來增長重要基地,根據歐盟執行的碳排放法規規定,2021 年乘用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需降低至 95G/km,2025 年降至 80.75g/km,全球最嚴的碳排放法規將促使歐洲車企大規模轉向新能源汽車,預測 2025年歐洲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將達到 456.7 萬輛,年化增速超過 40%。
而從中短期角度看,EV Sales 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 11 月,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 194.25 萬輛,中國市場仍然是主要銷量市場,車企方面特斯拉、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寶馬的銷量領先優勢較大,車型方面特斯拉Model3 遙遙領先,北汽 EU 系列、比亞迪元/S2 EV 和日產聆風分列2-4 名,但單車型銷量與 Model3 差距仍然較大。
2019年1-11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分車企(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9年1-11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分車型(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風險評估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長期看,擴產周期仍處于早期,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700萬輛,對應動力電池需求將超400GWh。預計2020年新能源車產銷200萬輛,對應滲透率目標約為 7%;預計 2025年中國汽車產量將達到 3500萬輛左右,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的 20%以上,這意味著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的目標為700萬輛,對應動力電池需求將超400GWh。
2025年前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及滲透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詳細預測(GWh)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