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務方面,博世透露稱智能網聯事業部將進一步拓展既有服務,目前已有的具體產品案例為:用智能手機開啟車門,向駕駛員發送錯誤路徑預警等等。
對于這個即將擁有600名員工的部門,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Volkmar Denner沃爾克馬爾·鄧納爾博士在2018年第五屆博世物聯網大會現場表示:“對于博世而言,互聯駕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增長領域。未來,我們希望能憑借創新解決方案在該領域實現兩位數的業務增長?!痹谒磥?,互聯網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
活動現場,與這則重磅消息“打包”披露的,還有博世在各領域配套的戰略舉措。
在共享駕乘方面,對于美國初創企業Splitting Fares Inc.(SPLT)的收購無疑標志著博世已經一腳邁入這一時下大熱的出行領域。借助該共享出行平臺,博世將面向企業、大學和政府員工等群體提供熟人間的拼車服務,以滿足用戶日常的通勤需要。據悉,此款APP不僅可以通過算法匹配目的地相同的人群,還能在數秒的時間內自動協調不同用戶的出發時間與交通路線。
除了開發打車軟件SPLT外,大會期間,博世同時宣布“Coup”將于今年登陸馬德里。事實上,這款兩輪電動車共享平臺早于2016年便已在柏林上線,并于1年后成功來到巴黎。據博世官方數據,Coup在完成馬德里的上線工作后,其車輛總數預計能夠達到3500臺。
當然,如今在共享領域爭著實現“電動化”的不光是單車,還有更為傳統的四輪乘用車。在此次大會上,鄧納爾博士重點展示了來自博世的電動交通互聯服務系統system!e,該系統同時涵蓋了互聯電氣化動力總成部件以及配套的互聯網與云端解決方案。
對此他解釋道:“數字化服務將進一步推動電動交通的發展?!痹卩嚰{爾博士看來,system!e在精確預測電動汽車續駛里程方面將發揮十分強大的作用。借助這一系統,智能電動汽車未來有望準確獲取電池能耗信息,并幫助車主及時找到適配的充電樁。此外,system!e還能管理智能住宅的車輛充電工作,優化白天與晚間的能源利用。
在system!e為消費者提供務實服務的背后,或許是博世希望進一步提升普通大眾對電動出行接受度的野心。而談及未來人類出行變革,“自動駕駛技術”總是與電氣化相伴而生。博世自然也沒忽視這一點,在本次活動正式開始前,這家汽車配件商就通過一段視頻秀了把“肌肉”。

(現場展示的自主泊車技術,圖片來自網絡)
令人震驚的是,不光博世此次展示的自動代客泊車技術是由奔馳汽車完成的,就連戴姆勒集團主席蔡澈也出現在這輛車里。在車輛自動停進車位后,蔡澈說明了來意:未來幾個月間,將與博世聯合測試無人駕駛出租車。然而,此次亮相并未透露具體細節,我們也只能靜靜期待測試車輛的路測結果。
其實戴姆勒早就是博世的老伙伴了。在去年,雙方就已聯手開發了自動駕駛汽車。而博世方面頗為自信地表示,自家提供的Automated Valet Parking自動代客泊車技術實際上屬于首批L5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這項技術也將在新一代奔馳S系列轎車中搭載上市。
顯而易見,博世與戴姆勒之間的合作徑直朝著一個方向前進: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盡快實現商業落地。這點對于以博世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而言無可厚非,畢竟他們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工作全程都要圍繞“量產”二字展開。
綜合對上述不同技術領域的戰略布局來看,博世似乎已經決定脫離傳統造車工藝,并將總體業務向智能網聯方面延伸。對此,鄧納爾博士解釋道:“對于博世而言,交通出行不僅僅意味著汽車本身。博世在眾多領域所積累的技術和經驗使得我們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能夠開發并管理跨應用領域的生態系統?!?br />
在設立獨立部門這條路上,與博世“并肩同行”的,便是同為Tier 1巨頭(汽車電子零部件及系統技術供應商的)的德爾福了。2017年,德爾福將其動力總成系統部門分拆為兩家獨立公司:“Aptiv(安波福)”和“德爾??萍肌?,以加強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并同時專注于自動駕駛、數據、車載娛樂信息服務和汽車互聯。
這么看來,博世與德爾福業務轉型的出發點頗為雷同,億歐汽車也不免大膽猜測,博世是否也會將自己的智能網聯事業部引上“分拆”的道路?畢竟德爾福公司總裁兼CEO凱文?克拉克曾表態,他認為兩個獨立且擁有良好資源的公司“撈錢”更快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