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新造車勢力遇冷的情況有目共睹。在全國車市整體下行、補貼退坡后新能源發展受到遏制之時,很多人說,Winter is coming!
但就在昨天,小鵬汽車卻官宣了 C 輪 4 億美金融資,小米集團成為新晉戰略投資伙伴,同時還獲得了招行、中信以及匯豐等中外銀行總額達數十億人民幣的信用貸款。
官方完整消息如下:
引入新晉戰略投資伙伴:小米集團
既有新晉戰略和財務投資者,也有現有股東加持
何小鵬繼A、B兩輪后再次以個人投資人身份加持本輪
除4億美元股權融資外,還獲招行、中信以及匯豐等多家中外銀行總額達數十億人民幣信用貸款
從錢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筆「好錢」,是繼去年 B+輪 40 億人民幣融資之后國內頂級資本對小鵬汽車的又一次聯合投資,還是雷軍系以小米集團的名義唯一投資的一家造車新勢力。
在融資消息中,雷軍說:
小米集團和小鵬汽車在智能手機和智能汽車互通方面,已開展了深入的合作,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希望通過本次戰略投資加深雙方在智能硬件和IoT領域的進一步合作。

從時間的角度來看,這還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時刻——新造車勢力格局大體上已經廓清了,過冬成為行業的共識,甚至將 2019 年視為「生死年」。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拿到錢,代表的是「預期」。
何小鵬前陣子在朋友圈發文談夢(如上圖),說投資人穿越到未來感受完心情后,回來就說「要投」小鵬汽車。大致是這么個意思。
昨天,很多人都在討論小鵬融資的事,有人恭喜,也有人嫉恨,各種角度各種分析。我們原本也準備了一篇類似文章,但還是決定放棄。融資新聞的討論往往是基于理性的分析,一家企業財務狀況如何,行業前景如何。但消費者選擇相信一個品牌,可能會夾雜更多感性觀點。
因此,我們想說點不是所有媒體都會說的東西。從一個科技極客、一個小鵬 G3 車主的角度,去分析下小鵬汽車在「行業寒冬」里完成的這次融資——小鵬的汽車,做對了什么?
現在開始,以下 Enjoy。
-
出乎意料的第一
何小鵬去年曾說過一句引發軒然大波的話:「智能汽車的核心在運營,而不是制造」。
這句話當天就傳遍汽車圈,引發發各種嘲諷和質疑。第二天在小規模的媒體見面會上,何小鵬不得不解釋說:「我現場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有上下文語境的,里面的‘智能汽車’是指智能汽車生態」。

此后,他也多次表態品質制造是從「從 0 到 1 」的那個「1」,是基礎等等,甚至在去年雙 12 交付大會上說了一句:「為了安全,我們拼盡一切!」
差不多一年之后再來看,何小鵬沒有說大話。
從新勢力造車來看,小鵬 G3 是唯一一臺在交付后沒有出現自燃或者被廠家召回的車型。

從安全碰撞測試結果來看,小鵬 G3 智享版在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今年第二批次的碰撞測試中拿到了 92.2%,排名新勢力榜首。
甚至在 C-NCAP 目前測試過的所有 EV/HEV 車型里,小鵬 G3 也排在第一。

我們結合當時的數據,包括 C-NCAP 網站上披露的 SUV+EV 車型的測試結果,制作了上面這張表格。其中,紅色部分是新勢力造車,黃色部分是電動車,綠色部分是燃油車。
在混合比較中,小鵬 G3 的碰撞得分僅次于寶馬和奧迪,碾壓了一眾合資、自主品牌。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汽車。
我曾以為此為理由,打算開 G3 回老家自由行。雖然被太座以孩子還小、太勞累為由否決了,但理由卻是成立的。
作為一名科技極客和 G3 車主,這是我們在購車時沒有想到的。換個角度來看,「安全」同樣是投資最重要的考量。
-
智能的追趕和引領

我們當時買 G3 ,主要還是在看「自動駕駛」這個功能點——用不到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錢,買到一臺有特斯拉「七成自動駕駛功力」的車。
現在來看,這個預期是達到了的。
從 Xmart OS 1.5 開始,G3 已經有了 ACC 自適應續航+LKA 車道保持+ALC自動變道輔助等幾個核心功能,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的「自動駕駛」表現已經與特斯拉現有車型大體相仿。

我們這樣講,并不是說小鵬 G3 的 XPILOT 已經超過了特斯拉的 AUTOPILOT,或者說比蔚來的 NIOPILOT 要好。
事實上,受限于硬件,我們認為 G3 并不具備質變的可能,甚至對其在現有基礎上還有多大優化空間也存在疑問——包括 從 A 點自動行駛到 B 點的 NOA、高速公路自動進出匝道、自動加減速過彎道等等。
但如果不只是從「自動駕駛」而是從「智能汽車」的角度出發, G3 卻又是超出了我們預期的。

是的,從「智能汽車」的角度。
什么是「智能汽車」,大家其實并沒有完整的概念。在前不久的小鵬汽車 1024 智能技術分享日上,小鵬汽車自己下了一個定義。
當日,我覺得這不僅僅是小鵬的思考,更像是小鵬的「宣告」,告訴用戶、媒體、投資人:我是誰?我在干什么?我要往哪里去。
用最直白的話簡單解釋下小鵬汽車眼中的「智能汽車」:傳統意義上的汽車,把這個汽車買回家以后它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可能五年以后汽車的功能不會增加一點,也不會減少。而智能汽車一定是能不斷學習的,功能會不斷增加的。
G3 的驚喜就體現在這里。
譬如,它的自動泊車。
看下我們拍攝的視頻。早期,G3 的自動泊車還需要去主動搜索車位,但現在經過幾次 OTA 后,你只需要正常切換到倒車,G3 就會找出可泊車車位,選擇車位點擊開始就會自動完成。在當下,這是你能找到的、最好用的自動泊車功能。

又譬如,它 OTA 的穩定性。
在國內,能夠真正實現整車 FOTA 升級的車企可能也就三家。而在這三家當中,小鵬的 OTA 是最像智能手機升級的。沒有變過磚、升級很快、車輛不會異響,以及從沒有失敗過。
穩定是軟件最關鍵的指標,更何況 G3 的OTA 不只是 App 的OTA ,還包括整車控制器、車身控制器、電機控制器、電池管理模塊、智能控制器等等ECU 部分。

又譬如,它越來越多、越來越精準的交互式提醒。
一開始,只是在上下高速、快速路時會提醒開啟或者關閉 ACC ;緊接著有了疲勞預警和分神預警;到了 1.6,一上車就有系統自檢,甚至還會通過會你過往行程做出路況感知提醒。
最有意思的是路況感知。上班早高峰一啟動車輛,它就會告訴你前方路段出現擁擠,提醒合理選擇路徑。判斷得還很準。
你說以上的功能必須要有?并不是。但正如「分神預警」我從嫌棄到接受,這樣的貼心提醒你一旦用過就很難甩開。

更何況,隨著明年 P7 的量產,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能力或者說 XPILOT 還將從 2.0、2.5 達到 3.0,實現 L3 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實現高速全自動駕駛以及 360 度的感知。
此前,我們在文章中寫過:
如果說在自動駕駛領域,小鵬汽車還是特斯拉的追趕者。那么在智能網聯領域,小鵬汽車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引領者。
在 C 輪融資完成后,相信越來越多人會認識到小鵬汽車的這一特質——它和其他電動汽車的區別就在這里。
-
小鵬入冬失???

在這一輪融資宣布前的 11 月 8 日,何小鵬發了一條朋友圈,說這個冬天會很冷,但他隱約感覺,再熬一小段時間,春天就來了。
5 天后,小鵬汽車宣布了融資 4 億美金的消息。按照彭博社的報道,估值上漲到近 40 億美金。當天,廣州艷陽高照。何小鵬再發朋友圈,說「這個冬天不冷」!
雖然是理科生,但何小鵬同學的這條朋友圈卻很好地運用了修辭手法「通感」。相信,這也正是他本人的感受。

是的,從體感上來看,「這個冬天不冷」。但擺在小鵬前面的困難卻依然很多。
講個數。10%。
從歷史上看,新產品取代舊產品(指同類),市場的滲透率或者轉換率達到 10 % 左右,就會出現明顯的拐點。智能手機的拐點出現在 2011 年,當時這個滲透率就在 10% 左右,第二年智能手機就噌的上去了。

智能汽車會不會也這樣?
何小鵬前陣子說,說雖然新能源汽車的增勢放緩,但智能汽車的增長卻非常迅猛。全年會有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增長。而在明年,這一增長趨勢也不會變化。
但什么時候能到 10% 的滲透率?10% 又會不會也是智能汽車的拐點?大家依然只能揣測,并將時間節點看向 2021 年 甚至 2023 年。

何小鵬在融資消息中說:
C輪融資不僅吸引了新的戰略投資者,比如小米集團,并且也得到了小鵬汽車許多現有股東的大力支持,這是對我們關于智能汽車賽道長期戰略、執行能力以及審慎務實商業模式的再次認可。無論是股權融資,還是中資和外資銀行的授信,都說明了在經濟逆風和全球市場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投資人對于小鵬汽車戰略選擇和執行能力的肯定。
而在融資消息之外,何小鵬還發表了一封內部信,題目叫做「練好內功、迎接春天?!乖谛胖?,何小鵬說:
最壞的時候,往往也是最好的時候,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快速成長,我們一起分享快樂、解決問題、提高效率,把內容練好!把經營做好,把自己和團隊的能力鍛煉得更好。迎接 12 個月之后,智能汽車的爆發高峰期。在冬天內,我們繼續要保持大量的研發和運營投入,研發要保持 80 公里時速等速續航,穩健前進,而市場、銷售和服務體系則要加大投入,加大電門,快速前行。所有不是最核心有價值的業務,所有不該花的錢,我們都要努力做減法。
融資消息發布后,有人戲稱在廣州的小鵬汽車「入冬失敗」了。但更恰當的說法,應該是小鵬汽車為「春天」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