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選擇在一個盛大的頒獎活動中官宣了特斯拉第一個歐洲超級工廠所在地,也向寶馬、大眾和奧迪領導人宣布:特斯拉要在他們家后院開店了。
11月12日,在德國最著名的小報《圖片報》(Bild)舉辦的金方向盤獎(Golden Steering Wheel)頒獎活動中,這位億萬富翁宣布,特斯拉的4號超級工廠將建在柏林,以進一步擴充其全球制造網絡;該公司還將在該市機場附近建立一個工程設計中心。
“世界上最好的一些車顯然是德國制造的。”馬斯克在接受Model 3獲得的獎杯時說道。Model 3擊敗寶馬和奧迪,斬獲年度中型車大獎。他還指出,德國在電動汽車方面“沒有那么落后”,但也承認電動汽車市場“尚未得到證實”。
“德國的工程制造非常卓越,這也是我們選擇把工廠定在這里的部分原因。”他補充說道。
在宣布這一消息后不久,馬斯克又接連發了兩條推特,以確保他的2930萬推特粉絲不會錯過這一消息。他表示,這家工廠將生產電池、動力總成和汽車,從今年年初推出的Model Y跨界車開始。
這一消息并非完全出乎意料。馬斯克今年6月份就曾表示,特斯拉將在今年年底前宣布在歐洲建廠的地點,而德國是第一選擇,但在此之前一直沒有透露具體地點。盡管如此,這還是進一步證明這位首席執行官很喜歡出風頭。
但馬斯克的確有令人矚目的實力,他依靠加州弗里蒙特的一家汽車組裝工廠把特斯拉打造成價值630億美元的知名公司。特斯拉三季度營收達到63億美元,凈利潤達到1.43億美元,股價也因此飆升。他正在向競爭對手們發出挑戰,不要再把特斯拉視為一家利基汽車制造商。
“馬斯克有能力引起轟動。”新澤西州普林斯頓一家制造業選址公司的老板約翰·博伊德(John Boyd)說,“在德國建立工廠給特斯拉帶來的不只是頂級的制造技能和積極的供應鏈動態,還有其潛在價值——德國是精密汽車制造的代名詞。”
雖然這家歐洲工廠進一步增加了老牌汽車制造商的風險,但工廠的建立和運營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馬斯克今年年初估計,特斯拉的歐洲超級工廠可能要到2021年才能投入使用。
風投公司Loup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表示,“定在柏林有兩個獨特目的。這是吸引德國汽車人才到特斯拉的戰略,也是在向外界釋放一個信號,馬斯克希望超越這里的汽車公司。”
大眾也正在努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定下了在下一個10年生產22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全新的保時捷Taycon是Model 3直接競爭對手,大眾的掀背車ID.3也將上市。
雖然德國未來電動汽車市場看起來很擁擠,但從內燃機轉向新能源的斗爭也注定是混亂的。戴姆勒在未來電動車的生產地方面就面臨著工會的抵制,它將在11月14日在倫敦的投資者會議中議討論對策。大眾集團最大的利潤貢獻者奧迪在德國主要的轎車和旅行車工廠也面臨著類似的就業保護問題。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的政府和國內汽車制造商已同意加大對電動汽車的激勵力度,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德國政府近期宣布,每輛電動汽車的補貼將增加到6000歐元,其中一半由汽車行業承擔。這些變化于11月生效,一直持續到2025年。但是,車輛的價格低于6萬歐元才能享受這一補貼,特斯拉的一些豪華車很難享受到政策補貼。
德國的勞動力和能源成本是全球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這里生產汽車也面臨很大挑戰。另外,歐洲消費者希望經銷商和維修店組成的服務網絡能夠可靠地處理維護和修理工作,而特斯拉最近在這些方面做的不夠好。
彭博資訊汽車分析師凱文·泰南(Kevin Tynan)表示,增加在德國和中國的產量可能會幫助馬斯克提升這些地區的銷量。“需求的可持續性將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他表示,“如果當地競爭變成了真正的競爭,難度會更大。”
杜伊斯堡-埃森大學(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汽車研究中心主任費迪南德·杜登霍費爾(Ferdinand DudenhoeFFer)表示,對馬斯克來說,選擇在柏林建廠“令人意外,但它并不是不合理”。他認為,電池的生產需要空間、基礎設施和補貼,而這座城市非常適合特斯拉這樣的高端品牌。
(本文內容綜合自Bloomberg 、Financial Times ,圖片來自Reuters)
來源:第一電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