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來自全國各地以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鋁業同仁齊聚三亞,2019(第四屆)國際鋁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在此如期舉行。由中國宏橋集團和山東創新金屬主辦的論壇發出邀約,全球200余家企業、500多位鋁業精英匯聚一堂,見證中國鋁工業的又一次高光時刻,同繪“共創共享、合作共贏”的宏偉藍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陳全訓,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范順科,濱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佘春明,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山東省鋁業協會會長、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波,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山東省鋁業協會副會長、山東創新金屬董事長崔立新,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山東省鋁業協會副會長、山東華建鋁業集團董事長吳維光,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張艷紅等嘉賓出席論壇。山東省發改委、工信廳,濱州市有關部門及縣區的負責同志參加本屆論壇。
8日上午9時,論壇拉開帷幕。張波發表《共創高質量發展,共享新時代機遇》的致辭。
“達己達人、天下為公”,張波表示,本屆論壇以“共創共享,合作共贏”為主題,在以往成功舉辦三屆論壇的基礎上,夯實平等、開放、互利的交流合作平臺。
張波在致辭中同與會代表共同分享了魏橋創業集團未來發展的方向:
一是主動尋求結構性調整。對魏橋創業集團來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主動、更長期、更具體。要堅持做精主業,加快向產業高端延伸,圍繞輕量化發展方向,通過建設輕量化結構件項目、全鋁車身總成項目、輕量化中試基地項目、開發汽車零部件與整車制備核心技術等,打造中國的全流程汽車輕量化研發制造基地和世界的鋁制輕量化材料研發中心。其次要大幅提高綠色低碳比重。集團各項能耗指標和排放指標都已經達到世界水平。下一步,集團將充分利用水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降低煤炭消耗和碳排放。目前正在推進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項目,與云南省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計劃轉移部分原鋁產能,將充分利用云南水電資源優勢,建設水電鋁材產業園,擴大清潔能源占比,優化企業能源消費結構。同時,集團還將加強再生鋁的回收利用,努力打造全國的再生鋁循環產業基地。
二是加快創新發展。集團加大科研隊伍建設和研發投入,積極與中南大學、東北大學、蘇州大學等院校建立了長期合作。今年,集團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信信托全面開展戰略合作,成立魏橋國科研究院,打造人才培養、科學實驗、產業服務及科技金融服務等綜合平臺和國際一流的高新技術孵化中心。集團與濱州市政府合作成立了鋁產業發展基金,借助資本的放大作用,將科研成果和雛形產品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
三是加快國際產能合作。集團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在印尼建設了首家海外中國氧化鋁企業,在幾內亞建設了鋁土礦項目,開創了幾內亞鋁土礦出口到中國的先河。目前,印尼二期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幾內亞鐵路項目和氧化鋁廠項目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張波指出,抱團發展、合作共贏是必然選擇,魏橋創業集團和創新金屬將發揮自身優勢,在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引領下,與業界共享資源,共享發展合作成果,推動中國鋁產業高質、高效、可持續發展。
“在平等、開放、互利的平臺上,企業不分大小,職務不分高低,只要認同共創共享的理念,只要抱有合作共贏的態度,只要能為推動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我們都熱誠歡迎大家的加入。”這是張波的真誠承諾。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范順科致辭
范順科在致辭中指出,2018年中國鋁材產量達到3970萬噸,連續13年居世界第一位,產品標準全面與國際接軌,鋁材質量不僅滿足了國內用戶需求,還出口至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鋁加工產業已經完成了由小到大的轉變,目前正處于由大變強、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階段。
范順科表示,與美鋁、海德魯等企業相比,中國的鋁加工產業起步較晚,從跟蹤模仿為主開始,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產業已經由長期跟跑進入與發達國家整體并行,有些領域已經開始。但是要清醒地看到,在并行以及未來的領跑階段,中國鋁加工行業必須具備自主創新能力和引領世界鋁加工產業發展的能力,并且要準確判斷和把握行業發展方向。
“困難不容低估,但信心更不可動搖。”范順科表示,我國鋁加工產業仍處于重要發展機遇期,長期穩中向好的基本盤面沒有改變:一是目前國內消費量超過3400萬噸,消費基本盤面立足于主要滿足國內需求的基本定位沒有改變;二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十分強烈,鋁材在眾多領域中的應用仍有較大潛力;三是“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和地區人口眾多,鋁材消費正處于上升期,“走出去”前景可期。
范順科希望濱州鋁加工產業集群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智能發展、國際化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夯實內生增長動力,全面提升濱州鋁加工產業集群的技術引領力,爭取在未來三五年內把濱州打造成為國際一流鋁加工產業基地,培育形成3到5家進入國際一流方陣的龍頭企業,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文獻軍在致辭時指出,當前我國鋁工業仍然面臨發展的不確定性。2019年,我國原鋁產量和消費雙下降,預計今年的原鋁產量比2018年下降約50萬噸,消費量預計下降1.5%。中國鋁消費增速換擋期效應明顯,主要原因一是主要消費領域建筑和汽車行業出現兩位數負增長,二是國際貿易摩擦對出口的影響開始顯現,9月份鋁材出口環比下降約20%。
文獻軍強調,我國鋁工業正在調整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持續向清潔能源富集地區適當轉移部分產能,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改善鋁資源的供給結構。他希望用5至10年時間,改善現有原料供給格局,把部分氧化鋁生產能力轉移到海外。
“合作共贏是中國鋁產業乃至全球鋁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相信中國鋁工業的未來會更加美好。”文獻軍最后表示,中國鋁工業正在轉變發展方式,由量的擴張變為高質量發展,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培育市場,引導消費,擴大有效供給,不斷開發新的應用領域,堅定不移擴大鋁應用。
在論壇環節,佘春明作主旨演講,介紹了濱州高端鋁產業集群的現狀,向業界發出了誠摯的邀請——共創黃金鏈,共拓新藍圖。
佘春明指出,濱州是全球鋁行業中最具優勢、最有潛力、最富成長性的別樣天地。從18年前的破土萌芽,到今天成長為世界矚目的鋁業“百花園”,形成了以魏橋創業集團為龍頭,創新金屬、渤海活塞、盟威戴卡等為骨干的全球鋁產業集群。2018年,濱州高端鋁產業集群營業收入到3304億元。
世界鋁業看中國,中國鋁業看濱州。佘春明介紹說,濱州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的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機遇難求。濱州有穩定的優質鋁土礦保障,有完整的鋁產業鏈條,有便捷的交通區位優勢,有創新的研發引領,有強大的金融保障。
共拓新藍海,提升價值鏈。佘春明詳細推介了濱州的綠色之鋁、交通之鋁、生活之鋁、循環之鋁、未來之鋁、智能之鋁。他提出倡議:以“鋁”為伴、一路“鋁”行,為應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競爭,鋁業大家庭成員要攜手合作、抱團出征。佘春明承諾,濱州的高端鋁產業正處于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在今天和將來的創業征程上,不管國資、民資、外資,無論大、中、小、微,濱州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給予濱(賓)至如歸、州(周)到高效的服務,誠心相邀業界把更多產業、更多項目布局在濱州,做“最燃投資人”,做“合伙人”,攜手開創高端鋁產業發展的美好明天。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作題為《新時代中國開放新特征、新格局和中美貿易摩擦》專題報告
開幕式結束后,黃奇帆作題為《新時代中國開放新特征、新格局和中美貿易摩擦》專題報告。報告共分三個部分:一是新時代、新格局、新特征,二是中美貿易摩擦發生的必然性、長期性和復雜性,三是對待中美貿易摩擦的原則和相應的對策。
8日下午,主辦方分設了“威海市鋁精深加工產業發展論壇”和“輕量化產業應用發展論壇”兩個分論壇。
記者手記:在本屆論壇上,除了聽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交通輕量化、擴大鋁應用、貿易摩擦等熱點話題之外,更多的是聽到充滿真誠的承諾和邀約。
過去幾年,許多長期與中國宏橋、山東創新金屬打交道的國內外客戶耳濡目染了中國宏橋、山東創新金屬攜手業界共創共享的全球許諾,親身體會到市場擴容、合作共贏的濱州鋁業紅利,更在連續成功舉辦四屆的國際鋁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這個平臺上加深了“平等、開放、互利”的深刻互信。
“共創共享,合作共贏”,是中國宏橋和山東創新對時代主題的緊密呼應,也是全體鋁行業共克時艱的期盼。
本屆論壇將對中國鋁工業產生積極的影響力。在參會代表看來,論壇發出了清晰的信號,那就是中國宏橋和山東創新將始終致力于共創共享、合作共贏,堅定帶領上下游企業實施抱團合作,促進中國乃至國際鋁產業發展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