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青海鹽湖比亞迪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及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公司組成的“3+2”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投資近80億元,產能將達到6萬噸/年,將進一步保障電動車市場不斷增加的鋰電池供應量。
據悉,該項目投資近80億元,項目預計建設工期為1年半左右,建成之后產能將達到6萬噸/年,將進一步保障電動車市場不斷增加的鋰電池供應量,項目投產后年產值將達到45億元。
在啟動儀式上,比亞迪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介紹,比亞迪在鹽湖提鋰吸附劑制備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從鹽湖鹵水中提鋰的鋰吸附劑的制備技術,這是鹽湖商業化提鋰的關鍵。“此次項目所在地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鎂鋰鹽礦床,面積相當于美國西爾斯鹽湖的50倍。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格爾木的鹽湖提鋰商業化進程也必將全面提速。”
目前市面上主流電動車都是以鋰電池作為驅動電池,因此,充足的鋰資源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國雖然是世界第五大鋰資源國,但由于技術原因,我國對鋰產品加工原料對外依存度很高。而此次比亞迪碳酸鋰電池項目的啟動,或將有望打破我國鋰電池加工原料對外依存度過高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