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客車總體情況
2017年,我國內新能源客車累計上險量為9.7萬輛,總量略有下滑。其中12月份上險量4.46萬輛,同比下滑約14%,環比增長192%。這主要在于國內新能源客車在補貼退坡前進行產品搶裝,導致年底11月、12月銷量爆增。
從產品技術路線來看,國內純電動客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燃料電池客車并存。2017年純電動客車上險量為8.1萬輛,份額占比84%,依然占據市場絕對主導地位。相對而言,燃料電池客車僅39輛,燃料電池客車處于萌芽期。
從產品結構來看,國內仍以中大型新能源客車為主,輕型為輔。2017年大型新能源客車上險量為6.32萬輛,份額占比65%。這主要同純電動客車的功能屬性、補貼額度情況緊密相關。
總體來說,我國新能源客車體量大,產品朝純電動、大型化方向發展,燃料電池客車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二、新能源客車市場競爭情況
1、客車企業競爭基本情況
2017年,國內共33家,僅50%新能源客車企業銷量超過100輛,行業TOP10 企業市場份額35.7%,行業集中度偏低。
其中宇通客車、比亞迪、珠海廣通銀隆、中車時代等4家企業銷量超過3000輛;中通、廈門金龍等7家企業銷量超過1000輛,形成“1+3”的龍頭格局。
2、典型區域企業發展分析
2017年,國內各城市加速客車電動化進程,部分省市定下100%替代傳統客車的發展目標。由于各省市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客車產業發展基礎、經濟能力、汽車工況等情況不同,國內新能源客車銷量呈現地域分布不均,廣東、湖南和河南新能源客車上險量位列行業前三。
其中,廣東新能源客車推廣數量達1.27萬輛,上險數據列榜首;而湖南、河南、江蘇、山東、北京、浙江、安徽等省市新能源客車上險量超過4000輛規模,為第二集團;黑龍江、福建等省份位列第三集團,上險量介于1000~4000輛規模,僅天津、重慶等5省市上險量少于1000輛。
應該說,國內新能源客車上險量較高的城市部分著眼于環保要求,更多企業在于地方政府對汽車產業的高度重視,并對本地新能源客車企業業務發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