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新辦召開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在信息通信業,我國努力解決了覆蓋少、網速慢、資費貴這三大難題。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經做到了與世界同步發展、甚至局部領先的態勢。
據苗圩介紹,我國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1/5,但4G基站數量占到全球4G基站數量的一半以上。光纜長度超過4500萬公里,電話用戶總規模達到了17億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4.4億戶,網民數量有8.54億。同時,我們實施通信村村通工程、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等政策,讓邊遠地區的老百姓也能共享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成果。
針對網速慢、資費貴的問題,苗圩說,我國積極推進寬帶的提速降費,2014年以來,固定和移動寬帶平均下載的速率均提升了近7倍。光纖到戶比例達到了91%,100兆以上的用戶數占比達到了79.4%,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我國已經取消了用戶手機國內電話長途費用、漫游的通話費、流量漫游費,與五年前相比,固定網絡和手機上網流量的資費水平降幅都超過了90%,解決了通訊資費貴的問題。
苗圩表示,4G手機可以滿足廣大用戶打電話、發短信,包括上網、看視頻等需求。5G真正的應用場景,80%應該應用在物與物的通信,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遠程醫療等領域。目前,工信部和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已經達成共識,推動車聯網的發展。這不僅要關注到車,還要關注到路,車路之間的協同只能靠5G實現。在遠程醫療領域,5G將實現遠程監測、遠程診斷等方面的應用。據了解,前一階段有些地方試驗了AI 5G進行遠程心臟手術,并取得成功。在媒體領域,在剛剛過去的籃球世界杯比賽中,都使用了5G 8K技術進行轉播,轉播車上有8路4K的通信信道,6路8K的超高清通信信道,還有高速攝像兩個通信信道。轉播過程中沒有出現大的停止播出、大的卡頓、大的信號中斷現象。未來會有更多高可靠、低時延和海量的機器連接應用需求要依靠5G,最終要實現5G改變社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