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汽車的進化過程是技術的催化劑,智能駕駛、車聯網、汽車電子電器等技術的發展也推動著整個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如何領跑智能出行時代?是每個造車新勢力給自己定下的時代命題。
6月11日,位于CES Asia 2019的N5館的展臺上,天際汽車用一套“智云”車聯生態系統來嘗試解決車聯網的三大痛點。
數據顯示, 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規模或達到1000億元以上。隨著汽車中控成為繼電視、電腦、手機之后的“第四塊屏”,圍繞這塊智能屏幕延伸的汽車智能化、網聯化也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車聯網行業存在三大核心問題:車上大量的需求場景亟待開發;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未能很好的滿足用車場景的需求;車聯網應用場景碎片化、使用體驗不連貫。

針對以上痛點,天際推出了“智云”系統,它聚合了當前智能駕駛、數字座艙、云端服務等領域的最前沿資源。其基于天際汽車iMA智能數字化架構高度集成整合,可通過大數據應用、云端AI計算、OTA在線升級來實現自我迭代,全時響應消費者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天際汽車董事、CMO向東平給記者打了個形象的比喻來描繪互聯生態的架構:“未來我們要做一個‘橋梁’,這個‘橋梁’的價值來自于數據,通過數據為生態企業賦能,打造極致的產品和服務。第三方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再通過平臺提供給用戶。這樣一個閉環,就把生態逐漸建立起來了。”
這是一套自下而上地從網絡架構、硬件、驅動層、應用層及云端5個維度出發,打造了這一智能數字化平臺。它融合了整車、IT、互聯網領域的前瞻技術,具有良好的升級和兼容能力,可以全時響應消費者對于電動汽車的智能網聯需求,給予用戶極致的駕駛體驗和全域安全。

天際汽車董事、CTO牛勝福對界面汽車講述了該系統背后的構建理論,“為了打破傳統邊界,天際開發了聚合整車、電子、互聯網、IT、云服務等多領域的智能數字化架構——iMA,這套由通信技術、云平臺、人工智能、服務生態四個維度構成的生態可助力車聯網延伸為車、人、路交互的一個智能化的交通網絡。”
任何新技術從前端到量產都需要用戶體驗的支撐。記者在現場看到,當工作人員拿著手機靠近天際ME7時,車輛便可通過手機藍牙鑰匙識別用戶身份,自動解鎖并開啟智能迎賓燈光系統。

坐進天際ME7的數字座艙,三塊高分辨率液晶屏幕映入眼簾。通過“刷臉”,攝像頭將識別人臉、自動打通賬號。隨后,用戶習慣的座勢,合適的車內溫度,熟悉的屏幕操作界面,愛聽的音樂,都隨之而來。AI精靈“小天”浮現在大屏上,開始播報歡迎語音,一切的體驗都像是身處“未來世界”。
面對不久后的智能出行,汽車需要具備發達的“左腦”與“右腦”——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域控制器缺一不可。依托部署于云端的機器學習,大數據平臺可實時、動態分析、優化參數,精準定位,預判。
出行將被技術重新定義,整車作為基礎,智能網聯是手段,產生價值的部分即為生態。未來的汽車行業是共享和開放的,最終為用戶呈現全場景化的駕駛體驗和全域安全的智能網聯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