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電容器是一種容納電荷的器件。現階段,用超級電容作為電動汽車主動力電池驅動車輛行駛技術尚不成熟。廣大消費者追求的并不僅僅是環保性能,而要在此基礎上,既不能犧牲行駛性能,價格也不能太貴。只有三者獲得平衡,才能夠實現普及。給予這樣的想法,部分廠商在開發燃效改善技術時,采取通過改進現有內燃機構造,在現有基礎上組合電子元器件,提高了環保性能。車用電容器這是在這種思路下應運而生的產物。
車用電容器能夠儲存車輛回收系統回收的電荷。因此在需要暫時停車時,消費者可以關閉發動機(諸如等待紅燈時),使用車用電容器中儲存的能量為車內耗電設備供電或用于之后的加速行駛,從而減少了燃料消耗和污染排放。電容器是物理電池,可反復充放電數十萬次,且功率密度高、充放電時間短、工作溫度范圍寬。其能量密度低的缺點也在這種特定的使用環境下變得無足輕重。因而車用電容器現在已經在諸如能量回收系統、啟停系統中作為蓄電裝置使用。相信這對未來超級電容器的發展進步也會是一股有效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