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特斯拉降價2000美元,并宣布第四季度銷售數字未達到華爾街預期之后,股票大跌。
雖然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其股價又回漲5.77%。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目前蘋果公司正在遭遇發展瓶頸。后者從2018年10月至今,股價下跌近40%。
特斯拉的“關鍵時期”
在當日開市之前,特斯拉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去年該公司交付了超過24.5萬輛電動轎車和SUV,幾乎是之前幾年所有銷量的總和。
不過,特斯拉仍表示,旗下三款車型要降價2000美元,以幫助客戶應對逐漸取消的聯邦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政策。
自2019年1月1日起,特斯拉購買者的美國聯邦抵稅金會從7500美元降到3750美元,并將于今年內逐步完全取消。這對特斯拉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特斯拉全年交付量與華爾街預測相符,但第四季度的數字未達到預期。特斯拉宣稱,自10月到12月,該公司交付了9.07萬輛汽車。
在數據提供方FactSet的投票中,分析師預測則是達到9.2萬輛。然而特斯拉解釋道,第四季度,該公司交付量比2018年峰值——第三季度,還要高出8%。
2019年開盤后的兩個交易日,特斯拉股票連續下跌,于3日報收300.46美元/股;4日,該公司股票價格有所回彈。過去幾年,特斯拉股票交易價格最低為244.59美元/股,而最高達到387.46美元/股。
美國咨詢公司高德納分析師邁克爾·拉姆齊認為:特斯拉現在正在進入一個生意上的“重要時期”,必須在兩種方案中做出決定:是否用降低產量,來匹配似乎逐漸減少的需求;或者像其他汽車制造商一樣,用打折出售汽車,來促進銷量。
“很長一段時間,特斯拉的市場都是供不應求。” 拉姆齊說:“可正在發生變化,并日趨明顯。”
“我們認為,特斯拉第四季度的交貨量還不錯,但生產情況比我們預期的要糟糕,此外我們對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市場需求仍有疑問。”高盛分析師戴維·坦伯里諾(David Tamberrino)表示:“Model 3庫存水平可能增加,這令人擔憂。因為特斯拉的直銷模式可能會比我們此前設想的更快受到考驗,并可能阻礙利潤率。”
坦伯里諾認為,市場需求問題,以及盈利和自由現金流擔憂,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特斯拉股價在交易中表現不佳。
過去兩年,歐洲車企如:寶馬、奔馳、大眾旗下的奧迪和保時捷,以及標致雪鐵龍(PSA)集團紛紛加速電動化進程。
通用、福特兩大美國汽車巨頭,也在大變革中打算節約成本,并斥資數十上百億美元,應對電動化和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挑戰。
當然,日本企業正在加速該領域投入,中國數十家新老汽車公司也虎視眈眈。這些企業在過去一年中,推出了數十上百款新能源汽車。
如今,特斯拉試圖用逐漸取消的稅收抵免,來掩飾降價或給推薦其他客戶的買家折扣。拉姆齊指出:“這些車十分昂貴,而且還是電動車,不是對每個人都有吸引力的。”
他隨后補充說,不是所有人都對行駛范圍受限,或者需要對家用充電設備額外付費感興趣。
特斯拉宣稱,該公司全年生產25.45萬輛汽車,比實際交付多9290輛。但該公司不愿透露2018年末庫存還有多少車。
1月2日,特斯拉強調:“我們的庫存量在整個汽車行業一直保持最少。”
可在2018年12月末,美聯社發現了許多輛特斯拉被儲藏在芝加哥北部,一位打賭特斯拉股價的對沖基金經理馬克斯·皮格爾,報告了上百輛庫存車儲存在美國其他地方。
未達成的目標和盈利可持續性難題
2018年,特斯拉產量未達到三年前設定的每年生產50萬輛的目標(如今只實現了一半)。更何況,那個目標是基于Model 3的預訂單設定,并在2016年5月宣布的。
可是,時代和環境都在發生巨變。
現在還不清楚交付數字,會如何影響特斯拉2018第四季度和全年收入。今年二月,特斯拉可能會宣布進一步信息。
拉姆齊提醒道,盡管之前特斯拉股價有所減少,但整體仍然是上升的,因為投資者總是認為,特斯拉需要投資擴大生產來滿足高需求。現在如果需求減少,那么像高額債務證據確鑿的金融問題,“就會變得非常、非常嚴重。”拉姆齊如是說。
2018年,特斯拉交付了包括大約14.6萬輛低價的Model 3,9.9萬輛的Model S轎車和Model X SUV,后兩種車型價格輕而易舉就能超過10萬美元。Model 3起售價格在3.5萬美元,但低于4.5萬美元,就購買不到這款車。
在2018年第三季度,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兌現了在多年虧損之后實現凈盈利的承諾。特斯拉在2018年第三季度賺了3.11億美元,而2017年同期,特斯拉虧損6.19億美元。
特斯拉在其成為上市公司這八年歷史中,發布季度盈利這僅僅是第三次,并且是第一次在近兩年內盈利。馬斯克信心滿滿地表示,特斯拉將會發布持續的季度盈利。
截止到2018年9月底,特斯拉報告了97億美元長期債務、欠零件供應商和其他公司的36億美元應付賬款。可是特斯拉截止9月時,只有29億美元現金。
穆迪投資服務公司2018年3月,將特斯拉債務評級降級到“垃圾級”,并警告特斯拉的現金不足以覆蓋37億美元的正常運營,資本支出和今年早期到期的債務。穆迪預測,特斯拉需要籌集更多資金。
頗為諷刺的是,隨著在美國收到的補貼減少、可能存在的庫存和資金等壓力,去年年末,馬斯克發推特表示,期望能夠盡快在上海工廠破土動工,到訪中國。
汽車K線認為,除了即將正式進入中國的特斯拉,當前特斯拉正遭遇的問題,也將對蔚來、小鵬、奇點、威馬等諸多存在時間不長,同時更沒有經過市場驗證的造車新勢力提出生存挑戰。
畢竟,這些造車新勢力并沒有掌握最先進的技術,也沒有嚴格的汽車制造經驗,而是被資本之手推動前行。想要破除魔咒,似乎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