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博基尼手上有一道難題。放眼天下,電氣化已成大勢所趨。對于這家歷史久遠,追求完美跑車的超跑生產商來說,要確保品牌薪火相傳至下一代,自然得跟上時代潮流下點功夫。
確保薪火相傳:電動超跑展示未來方向
蘭博基尼(Automobili Lamborghini S.p.A.)是一家意大利汽車生產商,作為全球頂級跑車制造商及歐洲奢侈品標志之一。早期由于經營不善,曾于1980年破產;數次易主后,1998年歸入奧迪旗下,現為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p)旗下品牌之一。
蘭博基尼推新車的節奏也趕上了時代的變遷,遵循大眾早幾年的純電動車型計劃,蘭博基尼在日內瓦車展上發布的一款全新純電動超跑TerzoMillennio概念車。這款純電動超跑新車研發由蘭博基尼聯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而成,新車在設計上也表示出蘭博基尼未來的設計方向。
深入蘭博基尼Centro Stile,蘭博基尼Terzo令人心頭一震的地方是車身比例,座艙大幅靠前車身向后收束的格局劍氣逼人,散發出一股福特GT也得甘拜下風的斗意。第二個驚奇來自高度,更準確地說是缺乏高度。下盤因為針對賽道而矮得出奇,以及幾乎填滿輪拱的輪胎顯然有助Terzo營造蹲伏氣勢,但光看外表實在很難相信車廂可以容納兩個體型正常的成年人。
不過這件作品其實不是只求嘩眾取寵,而是一個技術領導者表明意向的強力聲明。蘭博基尼首席技術官Maurizio Reggiani表示, “計劃始于一場關于蘭博基尼一旦推出電動車該如何實踐電氣化的討論。性能規格清晰明確,極速必須達到300km/h,同時可以在紐博格林跑上三圈,意味著你不但需要峰值動力,還得講究長時間高水平動力輸出。為什么是三圈?因為在紐博格林認真拼上三個圈的話,反正也得停下來換輪胎。”
電動化已成趨勢,電動車技術開發過程孕育出來的布置方式,應用范圍從特斯拉Model 3到Aspark Owl。Reggiani用“演進而非革命”形容這項技術,Terzo務求全方位大舉超前現有思維,傳統電池組派不上用場,用什么辦法貯存能量呢?
技術細節撼成見:車身面板能自我愈合
用車身貯存能量是一個頗有挑戰性的技術提案。蘭博基尼與麻省理工合作研發一些利用納米技術把數以百萬計銅制陽極和陰極編織進碳纖維布內的方法,把每一幅車身面板變成電池系統的一部分。與麻省理工為期三年的合作計劃正在集中精力開發這項技術,據Reggiani說學院方面已在實驗上取得成功,余下時間的工作是交出一個符合生產要求的方案。
盡管聽起來好像不可思議,但麻省理工要是不負眾望,這項技術勢必翻天覆地。原因在于這些車身面板具有自我愈合特性,這是源自航天工業的開發概念,簡單來說是結合納米和高分子化學技術,主動修補輕微結構性損傷的一項技術。
為了利用車身面板能量達到性能目標, Reggiani技術官正組織成員與麻省理工開發一種切合Terzo需要的超級電容。超級電容的最大優點是能量貯存量可達常規電池一百倍,而且放電速度快得多,能夠承受更多充電和放電周期。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超級電容比較輕,能量密度卻更高,應該可以達成TerzoMillennio一口氣全力繞行紐博格林三圈的目標。
假設一直留意電池科技、重量分布問題和納米電路技術的動向,勢必會覺得現時的動力傳動技術很玄幻。但是,Terzo研發團隊提出的方案是,用車轂內藏的馬達驅動個別車輪,讓每一個車輪發揮扭矩挪移轉向功能,轉向、剎車和加速一律用電傳方式操縱。Terzo還有自動駕駛功能,不過會用蘭博的獨特風味炮制。
這些放眼未來的科技從每一方面撼動我們對電動超跑的成見,不過對任何一家力求至上的電動超跑生產商來說,最艱巨的挑戰可能是怎樣在沒有汽缸零排放的前提下練就不辱門楣的唱腔。TerzoMillennio卻迎難而上。Terzo的開發人員并不滿足于在電動機的驅動部分下手腳營造動人聲效,他們正努力利用流過車身的氣流造出所需聲效,而車身兩旁還將各有一對分流板可以按照需要調整角度,從而提高音量和優化整流效率。
編輯點評:
作為一輛電動超跑,這些細節上的技術都大大顛覆了人們對傳統超跑和普通電動車的觀念。不得不承認,在電動超跑的鼻祖面前,躍躍欲試的新勢力電動超跑顯得黯然失色。
不過,擺在TerzoMillennio面前的,還有一段漫漫長路,畢竟,產品和技術的更新升級永不停歇!蘭博基尼為未來電動車的性能技術發展空間提出了一些耐人尋味的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