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傳統汽車市場逐步邁入寒冬,新能源汽車則以不斷增長的銷量異軍突起。國內新造車企在此時顯得更加矚目,備戰多年的新造車企業也陸續完成了初步的產業搭建,雖概念和工程產品居多,但陸續傳出新品發布的消息。
另一類以游俠汽車為代表的新造車企,在較高的產品品質設計和生產要求下,選擇自建工廠方式,最終實現自主生產并搭配官方營銷服務渠道,那么接下來又會以什么姿態步入終端市場呢?
作為第一批造車新勢力,游俠汽車自成立至今已將近5年。面對如火如荼的后來者,游俠并沒有急于推出產品,接連傳出的消息反倒與產業建設、海外研發、營銷搭建、融資進展有關,不免讓許多人暗暗疑惑:游俠在等什么?
對此,汽車行業資深專家王杰表示:“傳統汽車廠重新正向研發一款全新的產品并推向市場,至少要用48-42月的時間,海外知名廠商通常會把這個時間延長到70個月以上。這個過程中,新的底盤平臺系統最為耗時。”
“而在中國新造車企中,快的有不到2年時間就推出產品的,很大程度上并非是重新研發,基于傳統車底盤改裝完成的,這樣下來其實30個月內足矣完成驗證測試到發布。”
“目前全球僅有特斯拉和捷豹完成真正意義的全新電動平臺系統開發,其推出的新電動車在性能和操控表現得到更好的體現,尤其續航力上。”
的確,在電動汽車的研發中,底盤研發無疑是最為核心的難題。目前市面上的電動汽車底盤多為改造而來,雖然縮短了研發周期,但卻讓車輛的續航里程處在了一個頗為尷尬的位置,同時為后續車型的研發埋下了隱患。
從長遠考慮,游俠從零開始為電動汽車設計了一款全新的底盤平臺,其首款車游俠X于兩年前凍結數據,460km的續航如今看來也依然領先,符合未來主流電動車續航超400km的趨勢。此外,后續車型都可以基于此平臺開發,產品迭代速度將遠超預期。
近兩年,電動汽車的行業價值逐步凸顯,BBA、百度、蘋果等傳統車企或科技巨頭都將入局參與。面對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游俠在海外設立了多個研發中心,與IDG、EDAG、MIRA、Prodrive等世界一流的汽車設計、開發、制造公司展開深度合作,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品牌辨識度。
在生產上,為了保證產品品質,游俠同樣選擇了自建工廠的“慢”步調。據了解,游俠位于浙江湖州的超級工廠占地2200畝,建設完成后年產能將達20萬臺。在游俠此前透露的規劃中,該生產基地針對純電動汽車產線設計打造,包含沖壓、車身、涂裝、總裝、PACK 五大工藝,集研發、制造、設計、測試、展示等功能于一體。
可以看出,游俠對其超級工廠的定位不僅僅是首款車的生產車間,基地完整落成后將成為游俠獨有的集團生態的重要一環。隨著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全面運行后的生產基地將發揮出越來越高的價值。
不管是產品研發還是工廠建設,游俠所選擇的發展路線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本投入。公開信息顯示,自2017年以來,游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接連完成了A輪、B輪、B+輪融資,累計融資規模超過12.5億美元。此前,在胡潤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獨角獸排行榜中,游俠汽車以200億估值新晉榜首,被認可為超級獨角獸。
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游俠的產業布局得以順利展開。根據最新消息,游俠已完成第一代底盤平臺開發,超級工廠將于明年5月建成,一期年產能10萬臺,將同步開啟游俠X的量產交付。據悉,游俠首款量產車已通過測試,成品將從海外研發中心運回國內,預計最快將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初上市發布。
有知情人士透露,游俠已完成生產資質相關的準備,優質純電動產品和自建工廠的背書將大大提高通過的概率。另一番那個面,也不排除其通過收購等方式獲得資質的可能。
經過5年的籌備積淀,游俠終將結束自己的沉寂期。研發和建廠的“彎路”是否值得,一切都將由產品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