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加速度、網聯新生態。在產業變革的潮流激蕩中,智能網聯正在加速重構產業格局。
9月16日,2022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開幕。大會緊扣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邀請行業主管部門,全球知名專家及企業代表等多領域嘉賓,溝通思想、激蕩智慧,致力于進一步提升智能網聯汽車政策、技術、產品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水平,助力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
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滲透率升至32.4%
近年來,中國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勵技術創新,完善政策體系,優化發展產業。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透露,今年上半年,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銷量超288萬輛,滲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長46.2%。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車用操作系統、大算力計算芯片、激光雷達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自動駕駛出租車、無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車、干線物流、無人配送等多場景示范應用有序開展。
接下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推動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協調新機制,加快推進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建設,著力破解跨行業、跨領域融合發展的痛點、堵點,形成促進產業發展的合力。
二是激勵技術創新,支持重點大企業牽頭、大中小企業參與,鼓勵引導跨行業跨領域協同創新,加快關鍵芯片、高精度傳感器、操作系統等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增強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三是強化政策引導。組織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管理和上路通行試點,修訂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加強功能安全、數據安全等重點標準的制修訂,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四是深化國際合作,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用好多雙邊合作機制及國際交流平臺,在技術創新、標準法規、測試示范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公安部:
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由道路測試邁向量產應用新階段
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劉釗指出,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的第一要求,在大力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應當秉承生命至上理念,共同堅守安全第一的底線,持續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安全,保障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合規融入現有道路交通環境。
下一步,公安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借鑒國際經驗,總結各地示范應用做法,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由道路測試邁向量產應用新階段。
公安部將與相關部門一道加強法律法規前瞻性研究,加大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的政策支持,積極推動“十四五”全國道路交通安全規劃中的智能網聯汽車安全監管任務的落實。
公安部還將建立健全新技術、新業態的交通安全管理體系,并與有關部門、地方,和學者、專家、企業一道,堅持科技驅動,積極支持北京、上海等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創新應用先試先行,持續創新智能網聯汽車安全行駛規則仿真驗證技術,推進車路協同、數字身份和信息安全交互等試點應用,構建智能網聯汽車運行安全基礎保障機制,協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交通部:
以真實場景解決真實需求 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
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兼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常務副主任李國平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正與世界交通現代化進程發生深刻互動,必將重塑全球交通競爭新優勢。要乘勢而上,借勢而為,緊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機遇,充分發揮交通運輸行業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牽引自動駕駛技術迭代升級,助力智能交通產業自主發展。
下一步,交通部將夯實研發基礎,堅持自主創新,統籌各類資源,圍繞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慧公路等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健全相關技術標準;
將深化創新應用,深入實施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以真實的場景解決真實的需求,形成真實的模式,促進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新業態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進程;
將加強協同合作,與有關部門一起不斷優化政策供給,支持部分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出臺自動駕駛地方性法規,因地制宜開展區域性示范應用,為支持支撐完善自動駕駛相關法律積累實踐經驗。
中國科協:
激發青少年好奇心 培育后備人才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指出,本屆大會以智能加速度、網聯新生態為主題,以此讓我們共同思考如何加快發展、塑造生態、迎接新機遇、應對新變局:
一是突出原創引領,夯實科技基礎是汽車產業發展之本。立足智能網聯發展目標和智慧交通系統基礎架構,針對汽車、芯片、設備、材料、工藝等短板,深化基礎研究,破解瓶頸難題。
二是構建融合生態,邁向智能交通時代。創新組織機制,健全智能網聯汽車政策法規、技術標準、產品安全和運行監管體系,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匯聚創新要素資源,構建成果轉化轉移的高效能網絡。
三是提升科普能力。公眾理解與支持是汽車產業發展的社會基礎。要堅持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理念,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打造特色鮮明更具內涵的科普產品,點亮智能網聯的科技前沿,把思想性趣味性帶給更多的青少年,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厚植創新沃土,培育后備人才。
四是拓展開放合作,共筑智能網聯、開源開放生態。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
呼吁通過貿易協定促進汽車數據跨境傳輸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西格麗德?弗里斯(Sigrid de Vries)指出,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ACEA與中國的主要主管與科研機構,都建立了成功的工作機制。建立全球數據經濟時,數據的自由流動非常關鍵,呼吁中國、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政府,盡快通過雙邊貿易協定或多邊貿易協定,促進汽車數據的跨境傳輸。
鐘志華:
汽車智能化仍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鐘志華指出,汽車智能化對經濟社會產生深遠影響。汽車整車構型出現顛覆性變化,智能化零部件占比不斷擴大,汽車產業將發生重大變革。以智能汽車為核心的產業鏈重塑,催生更大規模的智能出行產業集群。
然而,汽車智能化仍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
發展方向仍待明確,技術路徑還需探索,支撐體系尚不完善。其中,關鍵核心技術尚待攻克,智能汽車芯片、CPU等關鍵核心技術薄弱;自主可控的車用操作系統缺失,軟件技術在可靠性、安全性上仍有待提升;智能化的傳感器、零部件等硬件技術難度高,與整車系統匹配難。
記者在大會現場了解到,本屆大會圍繞高端化運行、國際化布局、專業化解構、互動性體驗四個特色亮點展開。在大會召開期間集中呈現1場開幕式暨主論壇、7場主題峰會、6個特色專場(包括2個順義專場論壇)、2場閉門會、1個展覽會。
具體來看,大會圍繞國家實現雙碳目標打造制造強國和汽車強國的戰略目標,特設政策法規與規模化發展,雙碳目標與未來出行論壇;落實北京市搶占未來汽車發展制高點,打造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科技創新高地的工作部署,特設順義專場走進中德產業園等特色活動;落實工信部深化車路網云協同發展擴大北斗導航、5G通信等技術和產品應用的工作部署,特設產業鏈價值鏈提升,網絡安全與數據安全等主題峰會。
大會同期舉辦中國國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是今年在北京舉辦的首個大型國際專業車展。展會線上線下相結合,展示智能網聯汽車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此外還有智能駕駛演示,未來智慧出行體驗等活動,在室外微縮城市級典型場景,充分利用室外場地的優勢,打造空間寬松通暢,呈現手段多元,元素生動的體驗展場。
隨著供應鏈重構、產業鏈升級、價值鏈提升,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迎來新的變局與發展機遇。同時,全球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人們對智慧出行和無人駕駛提出更多的期盼。如今,智能網聯汽車正在走上發展的快車道,駛向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