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駕科技與德賽西威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致力于大算力高階自動駕駛的研發,合作構建L1到L4級全棧自動駕駛方案開發與運營服務能力。同時發布“九逵計劃”,通過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協同創新,部署商用車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并基于干線物流等應用場景,探索智慧重卡運營服務模式,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
據介紹,“九逵計劃”著眼于交通出行安全、高效、碳中和的共同愿景,以開放賦能的理念,打造平臺化、場景化的TaaS(運輸即服務)商業模式,將以國內交通運輸主干道為起點,逐步實現重卡L4自動駕駛平臺化技術開發和運營場景布局。
業內普遍認為,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需經歷從簡單場景到復雜場景的逐步過度,也就是從封閉工業場景,到商用車領域,再到乘用車領域的發展過程。這也是眾多科技公司,整車企業布局商用車自動駕駛的重要原因。
智駕科技創始人周圣硯
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智駕科技布局領域在不斷拓展。而以規模化迎接智能駕駛科技平權時代一直是智駕科技發展的理念。智駕科技創始人周圣硯在行業會議上重新定義自動駕駛分級,并用“三大關鍵詞”解讀了公司成長的基因。
產業發展中,安全、效率、碳中和將成為主旋律。其中,自動駕駛技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智駕科技從價值的角度出發,重新定義自動駕駛分級,首先是駕乘安全,安全是所有自動駕駛技術需要解決的最本質問題,同時也將覆蓋自動駕駛產業化的漫長生命周期,成為最基礎的要求。數據顯示,90%交通事故由人為失誤引發,智能駕駛技術將逐步降低交通事故率,最終實現不斷趨近于零事故的未來出行愿景。第二是舒適體驗問題,智能駕駛逐步解放人類百年來被駕駛艙束縛的手腳,這也成為當下乘用車市場所需求的主流功能。第三是出行效率問題。全球每年累計超數十億小時浪費在長途駕駛和交通擁堵中。隨著高速與城市點對點自動駕駛系統滲透率提升,更優的全局路徑規劃和高精度地圖加持,將進一步使人類從駕駛困境中得以解放,逐步提升交通出行效率。第四是節能降耗問題。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多維度汽車產業轉型,將共同推動低碳環保的下一代交通出行生態形成。
周圣硯指出,以“輔助駕駛跨平臺,自動駕駛分場景”作為商業化戰略,已完成從L1到L4級全棧自動駕駛開發和服務的戰略部署。今年,MAXIEYE發布了首款面向乘用車的智能巡航類功能產品——MAXIPILOT?1.0。該產品基于1V1R到1VnR配置,可滿足SAE J3016? 定義的自動駕駛等級中的L0-L2+級功能。同時,該產品已于今年內在2家乘用車品牌車型實現量產,并與客戶協同,部署了OTA全場景數據閉環。
通過具有優勢的視覺感知切入自動駕駛市場,智駕科技正在逐步擴展感知+控制的智能駕駛核心全棧技術鏈,從感知底層去開發更安全可靠的智能駕駛產品方案,并基于近年來可規模化量產的L2業務市場,積累數據和場景經驗,以期實現更長遠的自動駕駛目標。
打造消費者“用得起”“愿意用”的智能駕駛產品,一直是智駕科技發展的目標。值得關注的是,該系統成功切入10萬元級乘用車車型,實現市場下探。并在付費訂閱、按需升級等創新商業模式上啟動了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