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進入密集建設期 2020年前后車內應用將大幅增長近兩年,隨著車聯網的發展,OTA(空中升級)在汽車中的應用逐漸增多,車企對于該技術投以更多關注。福特和通用都曾明確表示,將在2020年普及空中升級功能,除此之外,包括自主車企在內的其它多家汽車廠商也聲稱將在此方面加大投入與布局。在汽車領域,OTA的發展前景已愈加明朗。
網聯化與智能化齊驅動 OTA進入密集建設期
對于汽車有所了解的人士都知道,在OTA之前,車內系統的升級主要依靠的是人工的方式,汽車用戶需要將車開到4S店或者是指定的一些地點,使用專業的人員以及專業的設備實現對ECU端的刷寫。很顯然,這一方式不僅會給汽車用戶帶來不便,同時會增加車企成本。

由此來看,相對于傳統的方式,OTA對于車內系統升級確實大有裨益。那么,為何OTA在汽車中的應用近幾年才逐漸為業界所知?對此,上海艾拉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芮亞楠近日在接受蓋世汽車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與聯網汽車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聯網是OTA的基礎,沒有聯網就談不上OTA。艾拉比之所以選擇在2015年開始布局汽車領域OTA技術,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此之前,國內的汽車還沒有聯網,而從2015年開始,前裝聯網開始逐步發展起來。”
芮亞楠還進一步指出,網聯化只是OTA升級能夠快速普及的一個前提,而OTA的核心需求還是在于智能化的發展。“智能化的發展使得汽車對0TA的需求增多,因為智能的東西多了,代碼的數量可能就隨之增加,未來bug的比率可能會增多,需要調整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另外,智能化之后,升級的場景(例如新增一項功能、一種更好的體驗等)和頻率也會增多,這同樣會使OTA升級的需求更為迫切?!?


誠如以上所說,車企已進入OTA的密集建設期,不過業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到2020年前后,OTA才會真正實現較大規模的應用。其中原因無外乎以下兩個:首先,對于車企來說,OTA的布局并非易事,其中涉及到諸多復雜的環節,因此建設周期會相對較長;第二,對OTA應用產生重要影響的車聯網市場也仍處于成長階段,短期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毋庸置疑,從車企方面來說,OTA的應用既提升了效率,節省了時間成本,又為汽車消費者帶來了便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OTA的布局亦對車企提出了新的要求。
芮亞楠指出,車企要為OTA這件事做很多方面的準備,其中包含技術方面的準備,例如安全防御體系以及相應的測試和驗證體系的構建等等;另外在管理層面,由于車企最終實際的工程包大多是由供應商產生的,因此還涉及到對供應商體系的管理以及有關OTA系統的內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等等?!耙粋€車型的OTA平臺的建設大體需要半年以上甚至一年以上的時間,這與車型的研發周期相關,要考慮具體車型的研發、測試以及量產前需要做的一些準備所需的時間。而基于對這些方面的考慮,大概到2020年前后,汽車消費者才能夠看到比較多的支持OTA升級的車型出現?!?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車企并非“孤軍奮戰”。正如以上所說,車企最終實際的工程包大多是由供應商產生的,因此相關供應商在車企的相關布局中亦擔當重任。芮亞楠認為,在車企布局OTA的過程中,供應商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首先,供應商需要提供一整套的OTA解決方案,這有利于提升車企的實施效率。以艾拉比為例,這一整套方案中包含技術管理的平臺、云端和車端交互的協議、汽車內部的升級體系以及一個個ECU上的升級能力等方面內容;其次,供應商不僅僅是技術方案的提供者,還要提升相關的服務,在實施OTA的過程中,供應商還應同步配合車企去構造符合它的管理流程、體系以及相應管理團隊的建設。
總而言之,隨著車企相關布局的逐步落實以及相關供應商的同步推進,OTA將逐漸成為車聯網時代的必備技能。根據今年年初發改委所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將達到50%。芮亞楠表示,我們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這50%的車一定具備OTA升級功能。網裝配比例將繼續提升,到2020年,中國車聯網用戶將從現有的700萬,增長至2020年的4400萬左右,滲透率將達到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