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長城汽車股東大會決議通過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該計劃擬向8,784名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期權39,710.1萬份,向不超過586名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4,318.4萬股。
一般認為,企業實行股權激勵的目的多位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不過深層來看,此次長城汽車股權激勵,實為長城汽車轉型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的深入。
新一輪股權激勵的背后,長城汽車進入轉型“深水區”
2020和2021年,長城汽車連續實施兩期股權激勵計劃,累計授予對象近1.2萬人,覆蓋了50%的核心員工,兩期股權激勵累計股票期權價值超300億。在以往的認知中,此類規模較大的股權激勵多為騰訊、小米等互聯網科技企業。
事實上,由于互聯網商業發展日新月異,企業需要充分激發員工的能動性,股權激勵成為一種常見的形式。
根據現代經濟學理論,每個理性的經濟人都會有自利的一面,如果能有一種制度安排使得個人追求利益的行為與企業集體價值最大化目標吻合,那么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勵相容”。
從長城汽車此輪激勵的規模來看,可以察覺到兩個信號:
一方面“激勵相容”的原則下,長城汽車正在激發內生增長的動力。
在規則約束上,此輪激勵2021-2023年三個會計年度,銷量考核目標分別為149/190/280萬輛,凈利潤考核目標分別為68/82/115億元。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得股權激勵計劃能夠促進接下來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這對于處于轉型階段的長城汽車來說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本輪激勵其實也透露出長城汽車轉型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的決心和底氣。
對比最近同樣發放股權激勵的小米而言,其實透露出不同的戰略方向。對于小米而言,目前已經占據國內高端手機市場份額第一,需要通過激勵來分享公司發展的紅利,本質上是一次階段性的鼓勵。
對于長城汽車而言,此次股權激勵有更長遠的戰略考慮。事實上,股權激勵的背后,長城汽車轉型科技出行進入深水區。
智能化浪潮下行業面臨深刻的變化,轉型成為行業共識。去年魏建軍曾經用“反思”、“危機” 、“命懸一線”來形容行業深刻變化,面對這樣的變化,長城汽車選擇的道路是轉型科技企業。
去年7月長城汽車了"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揭開科技轉型之路,其中檸檬、坦克作全新量大模塊化技術平臺,分別對應哈弗、坦克、兩大品牌線。魏建軍希望通過科技轉型,開啟另一條增長道理。
實際上,企業轉型最難不是業務上的轉向,而是企業行為模式的轉變。這可能也是去年、今年長城汽車兩發股權激勵的原因。
激勵的背后,其實是減小了轉型的內部阻力,激勵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通過人才機制創新以及激發組織架構的活力,促進深刻企業變革的深層落地。
實際上,2018年騰訊組織架構轉型,也是如此,激勵股權計劃的背后,長城汽車正在推動員工向“合伙人”轉變,雖然做法雖然不同,但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激發企業內部的活力,來面對行業風向的轉變,因此具有一定相似性。
自從轉型以來,長城汽車市值一路上漲,總市值超5000億元,似乎也印證了科技轉型的正確性。此輪激勵之后,以“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為核心,長城汽車轉型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的戰略可能會進一步深入。
科技戰略推動全球化增長,科技出行領域的“長城”模式
轉型科技不只是戰略上的升級,也是實打實的投入。據悉,未來5年長城汽車將在研發上累計投入1000億元。
一方面,科技轉型戰略不斷深入,另一方面,在業務上國內市場+海外市成為長城汽車未來增長的雙引擎。
從銷量上來看,2016年開始,長城汽車已連續五年實現年度銷量百萬,在海外市場,長城汽車現已在亞洲、非洲、南美、中東歐等60 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完成布局,建立海外營銷網絡500余家,遍布200多個核心重點城市。
事實上,科技戰略下,長城汽車正在實現全球化的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長城汽車海外銷售新車12,438輛,同比增長97.4%,1-7月累計海外銷量74,110輛,同比增長176.2%。在泰國,預約試駕哈弗H6 HEV的用戶已超過9000人,在俄羅斯長城汽車7月在俄銷量達2932輛,同比增長60%……
在生產布局上,長城汽車也在持續完善全球化的產業布局。在生產方面,長城汽車已經在中國建立了10大整車生產基地,形成華北、華東、西南、華中四大整車生產區域,全面覆蓋國內市場。在海外,長城汽車建立了俄羅斯、印度、泰國、巴西4個整車工廠和5個KD工廠,全球化生產體系逐步完善。目前,來看,長城汽車在國內海外市場“雙輪驅動”下,全球化增長可能進一步加速。而此次股權激勵,可能會開啟科技全球化布局的戰略下,未來幾年長城汽車增長的另一個起點。
科技轉型的基調下,2021年長城汽車旗下產品迎來迭代上市,將會成為市場增長的關鍵,而內部能動的釋放,也就有助長城汽車奠定下個時代的增長基礎。
其實,轉型對于長城汽車的意義,不僅在于內部動能的釋放,更在于技術將成為整個公司增長的第一推動力。
谷歌技術總監曾經說過,人們常常低估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達到的目標,對于一家企業來說,技術的影響是持續而深遠的。
在技術投入方面,長城汽車在純電動、氫能、混動、芯片、自動駕駛等技術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比如長城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企業毫末智行,從軟件、算法,到底層的算力平臺均為自研。
事實上,在行業競爭中,技術意味著競爭力,意味著行業中的稀缺價值。這樣的稀缺價值反映在二級市場,則是科技公司的價值,往往高于其他公司。
其中原因在于,充分的行業競爭下,相比新技術帶動下的企業,傳統企業的技術附加值相對較低,換言之對汽車行業來說,需要更多的智能化技術,來提供更多的二級市場估值空間。
市場公認的“科技公司>平臺公司>傳統公司”的估值邏輯,也是特斯拉等新造車玩家收到資本市場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科技出行轉型也是一個大的趨勢,無論是實際的業務需求還是二級市場的增長需求,科技是下個十年汽車行業繞不開的主題。長城汽車顯然深諳這一點。
由此不難看到,魏建軍發起的“最強股權激勵”,不僅在于價值共享的胸襟,也同樣在于為對未來發展的遠見。
或許,科技轉型的目的是探索出科技出行領域的“長城汽車模式”,從為長城汽車日后而成為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出行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