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藍谷擬更名為北汽極狐后,北汽集團對自主板塊進行人事調整。陳巍因工作變動辭任北汽股份董事長等職務,王昊被建議任命為非執行董事,夏鵬被建議任命為非職工代表監事。
據報道,王昊接任陳巍任北汽股份新任董事長,彭鋼上調任北汽集團營銷辦公室副主任,陳巍調任北汽極狐董事長。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新能源的車企,北汽曾連續7年蟬聯純電銷冠,卻在2020年遭遇斷崖式下跌。數據顯示,其自主品牌2023年銷量雖回升至11.39萬輛(同比+23.5%),其中極狐貢獻71%銷量,但對比"蔚小理"等新勢力早已突破10萬門檻的成績,北汽明顯掉隊。
北汽迎來一系列的調整:更名、人事換防,北汽自主品牌大調整。
此前,北汽藍谷宣布更名"北汽極狐新能源",這不僅是品牌符號的更迭,更是戰略重心的轉移。新任掌舵者王昊作為15年汽車老兵,曾主導多個創新項目,他的上任預示著企業將加速轉型。
極狐年度預虧65-69.5億元,價格戰與技術投入雙重擠壓利潤空間。極狐雖實現170%增長,但8.1萬輛年銷量僅為頭部新勢力三成。
北汽集團計劃到2027年整車銷量突破30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200萬輛,乘用車10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50%。去年初,北汽宣布向自主板塊投入千億元研發,重點支持極狐技術、產品、服務升級,目標2027年極狐銷量破60萬輛。2024年,極狐銷量為11.4萬輛。
隨著享界S9等新車型陸續上市,北汽能否借品牌煥新實現彎道超車?在新能源淘汰賽加速的當下,留給北汽調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