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上汽零束官方
作者 | 丁唯一
編輯 | 周 游
進入2021年后,中國規模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上汽集團,檔期排得滿滿當當。
1月13日,上汽發布IM智己品牌,并一下子推出智能純電轎車、智能純電SUV兩款車型;2月7日,上汽R汽車旗下5G智能電動SUV車型MARVEL R正式上市;3月18日,上汽舉辦R品牌共創生態大會,并發布了基于“R-TECH高能智慧體”打造的首款高端智能電動車ES33。
如今剛邁入第二季度,上汽又籌劃了一場重頭戲——
4月9日,在百度、阿里、騰訊、京東、華為、OPPO、Momenta、地平線、科大訊飛、東軟、商湯等一眾互聯網和科技企業的見證下,上汽零束SOA開發者平臺正式發布,同時,零束銀河SOA軟件開發者平臺Beta版也在官網正式上線。
此外,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杰宣布,至2025年,上汽集團計劃在智能電動等創新領域將先后投入3000億元,全面向高科技企業轉型,在智能網聯領域加快推動自主創新。
來源:上汽零束官方
具體來說,創新包括智能網聯化產品、智能網聯化體系和智能網聯化生態三大方向;還包括軟件、人工智能、網絡信息安全、大數據和云計算五大核心技術能力。
不難看出,上汽這次卯足了勁,想賭一把大的。
上汽要做“店小二”
“開發者大會”這個名詞,過去都是活躍在消費電子領域。谷歌、華為、百度等公司一年一度舉辦的開發者大會,是對旗下生態內容的豐富,也是給外界展示最新技術、系統、產品的絕佳窗口,因此備受消費者矚目。
如今,將“開發者大會”引入到汽車行業,上汽也打著建設生態的算盤。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看來,上汽在生態中的角色像是一個“店小二”。
來源:上汽零束官方
上汽零束相關人士介紹稱,整車集中電子電氣(EE)架構是“軟件定義汽車”的硬件基礎,而面向服務的架構(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就是“軟件定義汽車”的軟件基礎。
作為一種軟件設計的核心方法,SOA在IT和互聯網領域已歷經近二十年發展,但在整車產品上實現全面應用,還是頭一回。上汽將SOA平臺導入汽車產品,難度遠遠高于手機和電腦,因為要打通汽車上萬個零部件和應用軟件之間的協同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據祖似杰介紹,目前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從域控到下面子控制器之間,可實現打通。“這個方面,上汽有產業鏈優勢,可以把每一個底層中間層應用層關聯起來。”
不過,“光靠車企一己之力是不夠的。”他說道,如今,智能汽車、互聯網和科技企業的邊界愈發模糊,同時還涉及到ICT其他領域,這方面的變革也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
在本次開發者大會中,上汽零束發布了“銀河全棧解決方案”。其中,涵蓋了中央集中式電子架構、SOA軟件平臺、智能汽車數據工廠、全棧OTA和網絡安全方案四大基礎技術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為用戶帶來極致體驗的智能化場景服務平臺。
開發者平臺的出現,是為了將此前較為封閉的汽車行業推向開放。上汽零束軟件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君表示:“我們就像搭了一個臺子,讓其他人在上面演戲。”
李君 來源:上汽零束官方
未來,開發者平臺將提供在線調試工具及仿真環境、確保代碼質量,并幫助開發者快速實現車端應用功能開發。此外,通過平臺后臺管理系統,開發者能對賬號權限、應用風控及內容進行管理,實現軟件在應用市場的審核、上架等。
據了解,目前上汽零束已經為開發者開放了680項車端服務、980項云端服務、260項數據服務,覆蓋車設車控、智能駕駛、信息娛樂、智能網聯、數據訓練等20余個領域。
在此基礎上,上汽零束已經打造數十個智能汽車專屬應用場景,幾百個用戶“千人千面”模式, 以及部分典型的汽車智能化應用。
此外,搭載了零束SOA架構的智己L7也首次亮相。據智己汽車透露,智己L7將在上海車展正式與公眾見面,3000輛L7天使版將開啟預售。
“最重要的是賺錢”?
汽車業在變革,上汽很忙,也很著急——忙著適應新的環境,急著向“高科技企業”轉型。
這一切都與上汽目前的處境息息相關。上汽集團財報顯示,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7230.43億元,同比下滑12.52%;凈利潤204.31億元,同比下滑20.2%。而在這一年,上汽也失去了自主車企市值第一的寶座。此外,2020年上汽整車銷量達560.0萬輛,同比下滑10.22%。
而這一年,集團此前的“利潤奶牛”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的分化也愈發嚴重。2020年,一汽-大眾憑借216.19萬輛的銷量獨領風騷,而上汽大眾銷量下滑至150萬輛,同比大跌24.79%。
一心變革的上汽,將希望寄托在智能電動汽車上。
來源:上汽零束官方
大環境的確不錯。據中汽協數據,2020年中國汽車累計銷量2531.1萬輛,同比下降1.9%。相對的,新能源汽車2020年銷量卻同比增長10.9%,達到136.7萬輛。
但智能電動汽車并不是上汽一家的獵物。在上汽零束首席架構師孟超看來,“這是一場‘淘金熱’”。昔日的造車新勢力開始在這片市場上扎根,科技巨頭們也相繼入局。在這場轉型中,上汽不得不甩掉傳統主機廠的包袱,大手筆押注軟件。
2019年,上汽布局軟件中心之初,李君坦言“一開始沒想明白要做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汽車行業正在發生改變。李君表示,原先車企思考的重點是給一輛新車“創造爆點”,然而兩年過去后,汽車上市了,當初的“爆點”是否還能順應時代已經很難講。
此外,主機廠定義的場景實際上并不代表真實的使用場景,“因此我們有了做開放、個性化場景的打算。”而現在的年輕消費者已經被手機養成了一種消費習慣,所以把SOA引入汽車行業是一步必須要走的棋。
但是,這樣做同樣面臨不小的挑戰。在騰訊智慧出行戰略總經理沈沛看來,開發者平臺的門檻和規模也同樣重要,“門檻是否夠低、用戶是否夠多”,都將是擺在上汽零束面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歸根結底,“場景不是目的、編程也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賺錢”,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長趙福全拋出了商業化的問題。
而李君表示:“前期不追求盈利,會先讓利給開發者。”不過,在商業模式上,零束也正在做一些探索。李君舉了幾個例子,比如“賣裝備”及“租裝備”,這些類似打游戲的形式也在考慮之中。另外零束的創意工廠部門,對年輕人的消費觀進行了細致深入的研究,后期也會嘗試和年輕人喜愛的明星合作。
在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看來,軟件平臺用得越廣,邊際成本越低。規模化儼然也是實現盈利最根本的商業邏輯。不過,趙福全也提到,軟件開放有一個過程,市場開放也有一個過程,這仍不是一條平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