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無人駕駛,不得不聯想到科幻電影中的橋段,如今這個看似不可能實現的技術已經成為現實,并逐步走進市民生活。12月15日上午,聊城市首屆網絡文化節“新動能·新聊城”中央、省級網絡媒體行采風團走進第一站——聊城市中通客車廠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媒體記者和嘉賓近距離體驗無人智能駕駛為未來出行世界帶來的多種可能性。
循跡行駛、車輛加減速、自動轉彎、AEB緊急停車、進出公交站臺停靠并自動開關門、駕駛模式切換、車道保持、避讓移動車輛及禮讓行人……在廠區內,前來參觀的眾多媒體記者朋友和嘉賓現場體驗中通無人智能駕駛客車,享受智能化駕駛帶來的新鮮感和愉悅感。
實際上,早在2016年,中通客車便開始對智能駕駛、輔助駕駛、車聯網等領域技術進行深度研究。2018年,國內首款10米級輪邊電機驅動5G智能駕駛客車下線。2020年8月,中通第二代智能駕駛客車下線,并達到智能駕駛L4級水平,目前已實現開放道路場景跑車測試,運營里程超30000公里,5000多名各界乘客試乘體驗。
為響應山東省委、省政府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部署,聊城中通客車以打造全球一流的綠色客車品牌為目標,堅持創新驅動和戰略轉型,聚焦新能源客車、氫燃料客車及智能駕駛客車等高端產業,全力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助推品牌高端化。在這些領域,中通客車早已進行相關布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中通客車企業規模及新能源客車占有率躍居行業第二位。
近年來,山東省將發展氫能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搶占新能源技術制高點的重要舉措,在全國率先布局氫能產業集群,并陸續在省內啟動氫能示范城市建設。中通客車積極響應政府布局,在氫燃料電池領域持續深耕,為守護藍天白云,留住綠水青山貢獻力量。
基于國家多方位的政策引導以及對行業形勢的預判,中通客車提前布局,早在“十二五”末期就展開了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國內氫技術研究較早的知名院校的合作。在“十三五”期間先后承擔和參與了多項有關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并在氫燃料電池客車動力系統匹配、整車集成、綜合熱管理、氫安全及整車控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聊城建設了山東省首座加氫站和燃料電池及氫安全實驗室,開發了8.5-12米系列氫燃料電池客車和8-10噸系列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并通過了性能優化、車輛調試及可靠性試驗。
近兩年中通氫燃料客車的市場占有率達58.3%,穩居行業第一位。目前已累計向市場推廣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數千臺,并在深圳、廣州、珠海、大同、濟南、濰坊、濟寧等地市進行了商業化示范運營,市場占有率穩居市場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8月,在青島舉行的“2019年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表彰大會暨中國交通運輸產業新技術新成果交流大會”上,中通客車報送的“燃料電池商用車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正式獲頒“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另外,在“交通強國”和“智能汽車強國”雙國家戰略的加持下,中通客車用智慧與行動解答時代命題,推出了“智慧道路+智能公交+云控平臺”智慧公交解決方案,解決人多、車多、路網多等資源不協調的難題,積極促進安全高效智能公交新體系的構建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