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騰訊汽車 張翠翠
僅僅間隔1天,上汽系兩款定位不同的MPV就前后腳上市,但都同樣被給予厚望。五菱凱捷希望可以成為10萬元以下市場的“神車”,而榮威iMAX8則想做“自主品牌最強MPV”。
不過相比而言,上升勢頭明顯的20萬元以上市場才是上汽更加在意的領域。
今年以來,上汽系的MPV車型在這一細分市場動作頻頻。上汽通用全新一代別克GL8、上汽大眾第二款MPV威然相繼上市,而上汽大通2021款G20也即將在四季度上市。
但最能代表上汽在MPV領域野心的車型,恐怕還是這款自主“親兒子”。一方面,這款新車是上汽第二代平臺架構SIGMA的首款車型,在硬件和軟件上都搭載了上汽目前最新的技術;另一方面,這款車定位于中高端MPV市場,宜商宜家,瞄準的是更大的市場份額。
“現在MPV市場中GL8是實力最強的商務車,但是這個市場真正能夠兼顧商務用車和家庭出行功能的車還沒有,iMAX8宜商宜家,我們有信心它會成為全世界最強的多功能MPV,這也是我們的夢想。” 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總經理楊曉東這樣對媒體表示。
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總經理楊曉東
合資反哺自主新架構首款車團隊來自于GL8
而隨著榮威iMAX8這款新車的上市,我們也揭開了上汽第二代平臺架構SIGMA的神秘“面紗”。
據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崔衛國介紹,SIGMA平臺可以覆蓋2600mm-3000mm的軸距范圍,包含了從A級車到B級車,從轎車、SUV到MPV等多種車型,另外還可以包括Cross車型。
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崔衛國
同時,這一平臺還可以覆蓋HEV、PHEV、BEV車型,把傳統能源和新能源都集成起來,也滿足海外出口的標準。“原來的上汽A架構面臨2023年功耗排放、安全法規等要求的提升,以及在一些智能互聯平臺的開發上,我們感覺有點不大夠了,所以我們開發了一個SIGMA平臺。”他這樣對媒體表示。
此前的A架構是2012年左右上汽推出的統領所有A級車產品的架構平臺,也是上汽自主第一代平臺架構的代表,榮威550就是該平臺第一個量產車。
從這款iMAX8新車來看,為了同時滿足商務和家用兩大需求,這款車在空間利用率和舒適性上與同級相比有較大優勢,第三排可以前后移動20cm,這并不多見。而為了操控性更好這款車并沒有設計的“過長”,轉彎半徑小,可以方便轉向和停車。
另外在一個細節上我們看到這款新車的離地間隙很低,方便老人孩子上下車,這也是在考慮其“家用性”,同時也能看到新架構的延展性。“這個架構帶寬很寬,所以它的可擴展性很強。”楊曉東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開發這款新車的項目負責人崔衛國曾在上汽通用擔任MPV平臺的項目總監,參與負責了兩代別克GL8的開發。同時,商務車團隊里主攻底盤、主攻技術、主攻內外飾的負責人也都同樣來自于之前的合資團隊,“這個團隊曾經是最強的商務車的打造者”。
高端MPV競爭白熱化 iMAX8后續或推新能源版本
不過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9月整體MPV銷量為11.1萬輛,同比下滑10.36%,沒有像整體大盤一樣有明顯的回暖,但高端MPV車型還保持著相對比較好的數據表現,此前一直被合資品牌占據市場優勢,也是自主品牌想要“打破”的市場。
從今年9月20萬元以上MPV車型銷量排名來看,處在第一位的別克GL8銷量為16825輛,占據絕對的優勢。而排名后幾位的車型競爭非常激烈。
本田系的艾力紳5319輛、奧德賽3827輛分列第二、第三位,而5月份剛剛上市的上汽大眾威然處于第四位,傳祺M8銷量為2174輛處于第五。
這也意味著,上汽大眾威然在挑戰GL8上失利,也影響了其他車型的排位,而雖然iMAX8被外界提及最多的也是與GL8的競爭,但更多的銷量參考去看廣汽傳祺M8更為合理。
在楊曉東看來,iMAX8最大的競爭力在于科技,以及最新SIGMA平臺架構的品質保證。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iMAX8這次創新性的推出了“魔吧”的設計,就是一個可以通過導軌在三排座椅中間滑動的設計,并申請了專利。
“讓中間扶手來回移動,這個概念以前從來沒有過,對供應商也是一大考驗,我們找供應商做導軌,首先要看它的共振頻率,不能到時候我在開車旁邊在震。而扶手做出來以后我們很擔心它的耐用性、壽命、共振頻率,要考慮很多東西,但是最終還是很成功的。”崔衛國表示。
而“魔吧”的具體功能也是用戶可以自定義的。“可以喝咖啡,也可以喝茶,還可以做儲物空間,只要有人想到我們就可以做,給客戶更多選擇。”
除此以外,這款車還具備AR-Driving實景導航等科技功能和配置,幫助駕駛員提高駕駛安全系數。“我們雖然強調科技感,但不是說其他的不重要。我們認為把MPV的空間、豪華、座椅乘坐體驗做得好,這是最基本的。”崔衛國表示。
另外,雖然官方沒有明確表示,但這款新車后續有計劃推出新能源版本,“至少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而這一考量也是為了應對日系競爭對手后續可能會推的混動版本車型。
同時,海外市場也在這款產品開發初期就已經在規劃中,楊曉東認為今年上汽新能源車型在歐洲市場已經是“頭部玩家”了。“這輛車我們目前在中國發售,未來一定會進到全球市場,而且會去歐洲,挑戰全球最高的碰撞標準、環保要求。”他這樣指出。
同門競爭不可避免 組合狙擊日系
事實上,MPV作為一個目前市場份額仍舊小、車型種類少的細分領域,并不被所有車企看好,或者說還沒有進行布局。相比而言,上汽系在這MPV的布局顯得尤為“密集”。
數據顯示,今年9月MPV銷量車企排名前10名的有4個上汽系,包括第1位的上汽通用五菱、第2位的上汽通用、第5位的上汽大眾和第7位的上汽大通。
而從具體車型來看,9月銷量前三的分別為五菱宏光、別克GL8和寶駿730,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產品牢牢占據額了10萬元以下市場,同時短期恐怕不會有太大改變。
而正如之前所說,20萬元以上的MPV市場是競爭更為激烈,也是市場格局變化最大的細分領域。從上汽系自身來看,別克GL8產品譜系覆蓋最廣,價格區間涵蓋23.29-39.99萬元。而上汽大眾威然定位更高端一些,搶占的是25-35萬元的市場份額。
而此次推出的榮威iMAX8主攻20-25萬元市場,但其科技豪華的定位與上汽大通計劃在今年年底推出的2021款G20有比較重合的定位和競爭區間,同門競爭難以避免。
不過相比之下,上汽更大的考慮在于想要通過多個產品矩陣來搶奪艾力紳和奧德賽這兩個排位在第二和第三的日系車型。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俞經民也提出榮威后續還會推出25萬元以上和30萬元以上的MPV車型,將加劇這一市場的競爭。
楊曉東認為,榮威推出MPV車型是產品升級和戰略轉型的需要,“轉型好了一定會帶來規模,規模大但轉型不好,那么這種規模最終也會失去。”在他看來,MPV市場潛力巨大,提前布局勢在必行。
據了解,榮威iMAX8在上市前的預售訂單已經超過4000輛,有意向的潛客已經超過一萬多。而隨著高端MPV車型種類的豐富,市場格局也將重新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