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2日,全球首臺純電動無人駕駛集卡HOWO—T5G(L4階段)投入天津港試運營。至此,中國重汽又一次創造業界新紀錄,這對有著六十多年歷史底蘊的中國重汽來說,雖然只是邁了一小步,但對整個卡車行業來說卻是一大步。

從2016年9月,中國重汽發布第一代智能卡車;到2017年12月,中國重汽首批20輛智能卡車投入市場運營;再到今年2月,全球人工智能第一權威卡塞爾做客中國重汽……可以說,中國重汽在智能駕駛上的每一步都引領著行業的發展動態,如今重汽無人駕駛重卡已成為現實,并且還第一時間響應政府環保事業,率先推出純電動重卡,再次體現了“中國重汽 國之重器”的責任和擔當。
?無人駕駛電動卡車實現新突破

“此次中國重汽HOWO—T5G純電動無人駕駛卡車在天津港的成功試運營,標志著中國重汽再度跨上一個新的臺階。”中國重汽集團技術發展中心汽車電子設計部副部長田磊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無人駕駛電動卡車這種新型運輸模式雖然近年來在國際上開始受到關注,但仍然只停留在概念性產品階段,其智能化程度與電動底盤性能距離實地運營還有一定差距,此次試運營的開啟,堪稱無人駕駛電動卡車產品商業化落地的重要一步。

中國重汽集團技術發展中心汽車電子設計部副部長田磊
田磊介紹,中國重汽集團早在2017年10月就與李德毅院士共同組建了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汽車院士工作站。“此次三方的深度技術合作和聯合技術創新,是一次汽車制造企業、港口用戶企業和尖端科技研發企業跨界合作的大膽嘗試,充分展示了‘智能’加‘智造’的疊加效應。這必將加快無人駕駛電動卡車產品研發的更新迭代,創新推動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實現自我革命式的變革,有力推進我國綠色智慧物流的升級發展。”田磊說。
天津港集團公司科信部副部長朱連義也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此次試運營成功,不僅標志著我國無人駕駛電動卡車在港口作業工況下實現了智能駕駛的新突破,同時也為港口解決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水平運輸難題提供了可行的實踐方案,更為促進我國綠色智慧物流創新發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實現集裝箱全程自動駕駛運輸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裝配有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和智能計算單元的無人駕駛豪沃-T5G電動卡車,完成了道路行駛、精確停車、集裝箱裝卸、障礙物響應等指定動作,實現了集裝箱從岸邊到堆場的全程自動駕駛水平運輸。
天津主線科技公司創始人兼CEO張天雷告訴記者,這款專門為港口量身打造的全球首臺L4級無人駕駛電動卡車上,安裝了北斗定位系統和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設備,同時輔以主線科技自主研發的多項人工智能技術,可保證在夜間、大霧、雨雪等天氣和現場人員、車輛、作業設備交叉作業的復雜情況下,保持良好作業狀態,以滿足港口24小時全天候生產運行。

天津主線科技公司創始人兼CEO張天雷
據了解,該車依托中國重汽60年造車的深厚底蘊和先進設計理念,融入人工智能、車聯網、云計算、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創新技術,配備了世界先進的駕駛系統和成熟可靠的純電中央驅動控制系統,整車滿載行駛可達120公里,充電時間小于1小時。
?助力京津冀綠色智慧物流不斷升級
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是港口未來發展趨勢,也是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重要標志。目前,世界最大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已在我國建成并投入試運營。而對于大多數港口來說,通過對已建集裝箱碼頭進行自動化改造,也是一條切實可行的升級途徑。

“未來無人駕駛電動卡車在港口的應用,將與自動化堆場、全自動集裝箱碼頭和集裝箱碼頭操作系統‘一體化’項目形成無縫對接,有效解決因集裝箱作業量增長帶來的生產指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各種壓力。” 朱連義表示,在帶動運營管理實現智能化的同時,中國重汽HOWO—T5G純電動無人駕駛卡車必將進一步提高平安港口、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水平,全面助推天津港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向著國際一流現代化強港和港口投資運營商新戰略目標發力前行,更好地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推進。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基于這次在天津港的試運營,中國重汽集團未來還將聚焦于我國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要求,進一步研發應用于智慧高速、智慧礦區、智慧物流園區的智能卡車產品,面向市場推出自動駕駛性能更高、車身更輕、底盤更強、充電更快、續駛里程更長的智能電動集裝箱卡車,助力京津冀綠色智慧物流不斷升級發展,努力把自身逐步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讓“中國重汽制造”成為享譽全球的“硬通貨”,從而促進我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升級,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