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離職,公司裁員,大幅減薪……跡象表明,天際汽車正與拜騰、博郡、前途等“同僚”走向同一條死亡的河流。
張海亮或許不會承認天際已經走向窮途末路,但殘酷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今年2月底,天際汽車聯合創始人、董 事、首席營銷官向東平的離職。近日,分管公關傳播、數字營銷的副總裁趙煥和分管銷售的副總裁楊彥儒等高管也先后離職。而正在舉行的成都車展上,我們也未能尋到天際汽車的蹤跡。
缺席2020年第一場A級車展和高管頻繁離職不是最可怕的。最令人擔憂的是,據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從4月底開始,天際汽車進入了“集中裁員”階段,比例達10%。并且在4月中旬,天際汽車就通知高級經理及以上人員,只發原有工資的30%。如今,天際汽車上下已經進入人心惶惶的“末日時刻”。
天際的信任危機,只是冰山一角
事實上,早在2019年3月,當時就有媒體曝出天際汽車陷入資金鏈問題,無法保證員工基本工資的實際情況,引來行業熱議。看來事出必有因,如今天際的處境證明了媒體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
與此同時,上述留不住的高管和發不出的薪水也只是冰山一角,天際汽車還陷入了拖欠合作方費用的風波。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天際汽車被曝出拖欠合作方數千萬元費用,甚至導致處于開發進程中的原型車組裝工作受到影響。
“雖然我說的話容易得罪人,但現在的新勢力基本情況就是這樣,除了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為數不多的幾家新勢力尚且能存活外,剩下的已經是垂死掙扎,絕大多數熬不過今年。”國內一家新勢力車企的高管向筆者如此說到。
的確,如果說2015年是新勢力造車的元年的話,那2018年就是新勢力的交付年,也是生與死的第一個分水嶺。到了2019年,正式的洗牌悄然開啟,此時,幾乎絕大多數的造車新勢力都面臨資金接近干枯的事實,只是礙于面子,大家都在盡力掩飾。
如今,2020年的當下,形勢進一步惡化。諸如資金鏈緊張、持續虧損、高管工資難以發放等一系列問題再也掩蓋不住,就像洪水一樣,歇斯底里的爆發出來,攔也攔不住。
雷聲大雨點小,首款車型難交付
相比留不住的高管和發不出的薪水,首款產品天際ME7遲遲無法量產交付,更讓天際汽車處境艱難。
嚴格意義上講,天際在當時的造車新勢力中算得上“先行者”,因為其前身是電咖汽車,早在2017年底,超過2000臺的A0級電動汽車EV10就交給了用戶。實事求是地講,那個時間就能實現交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后來的發展狀況大家也都看到了,原上汽大眾高管張海亮在樂視汽車短暫任職后,通過投資最終拿到電咖汽車控制權,后來另起爐灶,打造了天際汽車。
相比電咖,天際和特斯拉、蔚來、理想等新勢力一樣,走的是高端路線,以其在2018年廣州車展期間發布的首款產品ME7來說,補貼前定價在20萬-40萬元之間,并計劃在2019年上海車展開啟預售,下半年正式交付。
在2019年上海車展期間,ME7正式公布售價,新車共推出兩款車型,補貼前售36.68-38.18萬元,NEDC工況下綜合續航里程為500km。
但受制于資質、生產基地建設、資金等諸多因素,到了2019年12月28日,才在天際汽車紹興工廠正式下線。而至于何時量產交付,雖然原計劃將于2020年一季度實現交付,但因為疫情原因讓其車型一拖再拖,目前依然沒有確切的消息。
某種情況下就是這樣,定位中低端還好做一些,畢竟當下親民的純電產品還是有一定的市場。但定位高端就需要自身有雄厚的實力了,一旦其中一個環節玩不轉,后果不堪設想。如此一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天際汽車將會越來越難了。
一邊難以量產,一邊跑馬圈地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一邊是苦于各項壓力,天際ME7遲遲難以量產交付,當時的各項產品力和價格放在現在已經沒了多少競爭力;另一方面卻是天際汽車此前仍在多地跑馬圈地,擴充產能。
據公開資料顯示,除了上文說到的下線了天際ME7的浙江紹興工廠外,天際還在湖南長沙、廣西南寧等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并且僅乘用車的產能,就規劃了34萬輛。這還不算完,天際汽車還在山東青島和浙江慈溪等地謀劃新能源商用車基地。
看到這,很多吃瓜群眾也表示難以理解天際汽車這一操作,好比一個孩子都還沒生下來的情況下,就蓋了幾十間別墅,明顯超出了實際需求。
其實,但凡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混跡過的小伙伴都知道,天際此舉無外乎有兩個核心利益考慮。
一是地方政策對于新能源汽車有強有力的支持,在資金和土地上往往在所不惜。雖然政策的本意是希望把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強做大,但奈何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攫取資金和土地利益。這不,從各車企已經公布的新能源汽車規劃產能來看,到今年將達到2000萬輛,而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僅為120萬輛。規劃產能已明顯過剩。
二是拿著各個地方的生產基地,在融資上更有背書。的確,2020年的當下,已經不是當初一張PPT就能換來融資那么簡單,像天際這樣的企業自然十分清楚,他們也明白手里沒有硬家伙,資本不會感興趣的。于是乎,想到了利用政策吸引融資這一一石二鳥之計。
可惜的是,造車是一個高投入、重資產的行業。新勢力造車企業就是需要燒錢來換時間,盡快推出產品,搶占市場。但凡其中一個環節遲緩,問題都會接踵而至,而這就是眼下天際遇到的尷尬情況。
結語:對于中文名“天際”的寓意,張海亮表示,天際線是人類生活邊界的最高和最遠處,代表廣闊的地平線和深邃的天空。天際既是風景,也是比遠方更遠的地方。只是,如今的天際汽車已經陷入了泥淖和重重困境,不斷傳出的融資信息雖然可以視為止痛藥,但它又能治好深入骨髓的惡疾嗎?2021年,我們還能盼來天際汽車利好的消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