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份2020年造車新勢力最新上牌量數據顯示,今年5月,新造車勢力累計上牌量9551輛,同比上漲83%,前5個月上牌量達3.32萬輛,同比增長54.5%,在一直處于下滑的新能源市場中,新勢力車企呈逆勢上漲的表現。
不過,在已有量產車銷售的車企中,蔚來、理想、威馬和小鵬的上牌量占到了七成以上,絕大多數的新造車勢力,都處于車子賣不出去或者無車可賣(因為還沒量產)的狀態。
表面上是逆勢增長,實則死的死、傷的傷。
以前說起新造車勢力,大家津津樂道是某新汽車品牌、或者新的概念車。而現在一聊到新造車勢力,大家討論的話題都變成了“哪個新造車勢力又要倒閉了”。
確實,新造車勢力死的太多了。
拜騰:燒光84億后,正式宣告將電視機放進汽車這一項目以失敗告終
7月1日,拜騰汽車宣布:正式暫停國內業務,只留下不足百人的團隊繼續運營,北美和德國的辦公室已啟動破產保護申請。而公開數據顯示,拜騰汽車2017年至今共進行4輪融資,總金額約84億元。
不得不說,拜騰汽車的產品還是挺令人印象深刻的,畢竟把“電視機”放進汽車,不是每一個新造車勢力都能想到的。
賽麟汽車:我們的超跑專為老年消費者打造
2017年,江蘇賽麟汽車在上海高調發布,賽麟這個來自美國的改裝品牌經王曉麟之手正式來到中國,當時帶來的,還有一款超跑——賽麟S1,并且王曉麟宣稱,國內工廠建成后,除了超跑制造外,其生產線還將涵蓋中高端的轎車和SUV。
不過人們等來的是,并不是賽麟的超跑,而是“老頭樂”。2019年7月,賽麟汽車豪擲2億,在鳥巢舉行了盛大的發布會,請來了杰森斯坦森和吳亦凡,結果就發布了一款A00級純電動車——賽麟邁邁。邁邁作為賽麟唯一一款可產車型,雖然在去年11月開啟了預售,但僅過了兩個月,就從賽麟的天貓店匆匆下架,累計訂單僅有9臺。
后面的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賽麟工廠被查封,資產被凍結,“下周回國”的王曉麟也因涉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挪用巨額資金等問題,已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當然,超跑也涼了。
不過回想起來,王曉麟口中的“超跑”,可能一開始指的就是專為老年消費群體的打造超跑,只是大家理解錯了而已。
前途:造超跑真的沒有前途
與賽麟不同的是,前途真的造出了超跑,并且還是純電的。它就是前途的唯一一款量產車型——前途K50。由于售價高達68萬多,加上前途品牌知名度極低,這款車最終只賣出了150多臺。
比較有意思的是,前途汽車與拜騰汽車本來是鄰居,因為拜騰南京工廠的對面,就是前途汽車的工廠。不過,前途汽車南京建廠的計劃顯然已流產,本應建廠的土地上現在已經雜草叢生,前途汽車近期也被曝出欠薪、董事長被限制高消費。天眼查顯示,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已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人員,前途汽車(蘇州)有限公司共有35條司法風險。
前途(對賽麟)說:聽說你想造超跑?兄弟,我都是過來人了,聽我一句勸,造超跑真的沒有前途……
大難不死,不一定有后福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但對于新造車勢力來說其實未必。就算熬過來了,后續的車型量產、資金問題、還有補貼退坡、自主/合資新能源的擠壓等等一系列難題等著他們,to be or not to be,that's the question。
其實有時候,我覺得造車新勢力真的挺難的:一邊要跟投資人斡旋,一邊要引起消費者的注意,還要面臨還有補貼退坡、自主/合資新能源品牌的競爭……只能,祝他們好運了。
其實無論是傳統汽車造新能源,還是新勢力募資開發新能源車,都處于虧損狀態,這個市場目前還尚未形成正常的盈利模式。而和燃油車不同,這個全新的領域還需要以國之力去完善基建,目前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認知也是片面甚至偏激的——中國汽車產業想依靠新能源實現彎道超車,或許沒有很多“專家”想得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