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催生出新形式與新業態,推進各產業全方位、高水平的數字化進程。今年年初,國家11個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了我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戰略愿景和主要任務。
而在今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式上,政府工作報告亦提出將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隨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社會治理、生產制造、民眾生活等各個方面都在發生改變,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正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我們汽車人希望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加智能的汽車產品和更加智慧的出行服務。”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陳虹的議案主要聚焦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階段性放寬職工住房公積金提取限制促進消費,以及逐步開放城市限購限行等問題。
去年12月,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在上海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創國內汽車行業合作發展新局面。對此,陳虹在專訪中稱,未來將進一步在聯合開發核心技術、共享產業鏈資源、聚焦新商業模式等方面探討合作的可能。“我們期待盡快回訪廣汽集團,加快合作項目落地,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他對時代財經說道。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官網
汽車消費政策長期效果尚待觀察
時代財經:今年兩會,你提出了三項建議,初衷是什么?
陳虹:今年我主要在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運用數字技術賦能城市交通管理,以及促進消費等方面提出建議。
隨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社會治理、生產制造、民眾生活等各個方面都在發生改變,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正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我們汽車人希望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加智能的汽車產品和更加智慧的出行服務,能夠早日把中國建設成為汽車強國,能夠在汽車產業新一輪創新發展中走到世界前列。
時代財經:對于接下來的中國車市走向,有什么樣的預判?
陳虹:下半年汽車行業走勢取決于疫情、經濟、政策三者的共同作用。
從疫情形勢看,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趨勢是影響今年車市走向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國內抗疫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海外疫情的快速蔓延,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下行壓力,加大了全球汽車產業鏈的供應風險,消費需求和生產供給都將面臨相當大的挑戰。
從經濟形勢看,一季度國內疫情對服務業、制造業沖擊較大,隨著疫情緩解,國內經濟正逐步恢復。然而,二季度以來,海外疫情對國內進出口企業的影響較大,綜合來看可能對國內居民的購買力和消費信心造成一定影響。
從消費政策看,國家和地方紛紛出臺了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政策密度、力度較2019年有明顯增強,短期內有利于促進消費需求回補和釋放,長期效果尚待觀察。
調整海外市場營銷策略
時代財經:一季度運營情況是否對上汽全年目標造成影響,會否影響今年的發展計劃和業績目標?
陳虹:4月,上汽集團終端零售銷量達43.3萬輛,同比增長0.5%,其中國內零售銷量41.3萬輛,同比增長1.5%。受政策促進和需求回補推動,行業整體有所好轉,二季度有望實現正增長。
根據中汽協最新發布的預測數據,2020年國內汽車市場銷量將同比下滑15%至25%。對上汽集團而言,我們將在抓好疫情防控,確保生產經營穩定有序。同時,積極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加大中高端產品供應,把握海外新能源市場等結構性增長點。力爭實現國內整車銷售速度好于大盤,保持市場份額,海外出口銷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時代財經:目前海外疫情未明顯轉好,會否影響上汽“出海”步伐?
陳虹:海外疫情爆發后,我們面臨很大的挑戰,上汽海外公司一方面積極響應當地政府要求嚴格防疫,積極投身公益活動;同時,加強對海外員工和合作伙伴的關懷,配送防疫物資,并及時調整海外市場營銷策略,爭取化危為機,為市場重啟做好充分準備,包括積極探索營銷數字化轉型;強化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優勢,積極開拓歐洲成熟市場;加快品牌國際化建設。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官網
“軟件定義汽車”成共識
時代財經:在智能駕駛領域方面,上汽今年有何進一步規劃?
陳虹:去年,上汽集團智能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邁出重要步伐。“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車項目實現量產發布,公司與上港集團、中國移動合力打造的上海洋山港5G自動駕駛重卡項目,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順利啟動示范運營。
在研發層面,上汽將繼續推進面向未來的電子電器架構、針對城區場景的第三代自動駕駛平臺、新一代智能座艙等自主開發工作。同時,在L3級以上的智能駕駛“4i核心技術”,即域控制器(iECU)、5G智能網關(iBOX)、智駕底盤(iEPS和iBS),以及L2級的輔助駕駛ADAS系統等領域,加快產業鏈布局和產品開發。
在產品層面,上汽將實現產品和項目的“迭代升級”。我們計劃在今年年中,啟動全球首款量產5G互聯網汽車示范運營,屆時普通市民將有機會上車體驗。我們還將實現5G智能重卡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小批量商業化運營,進一步提升港區行駛和作業效率。
時代財經:近來,上汽集團提出“軟件定義汽車”,能否介紹一下上汽在軟件領域的規劃和投入?
陳虹:“軟件定義汽車”已經成為產業鏈頭部企業的戰略共識,軟件將是未來汽車智能化的基礎和核心,支撐數據驅動的體驗可持續迭代和汽車全生命管理。
在這個背景下,上汽集團成立了軟件中心,作為公司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全面推動智能網聯化向融合和縱深發展,集成產業鏈優勢資源,賦能品牌向上,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保障公司市場領先地位和持續盈利能力。
職能定位上,軟件中心主要承擔新一代中央集中式電子架構、云管端面向服務的軟件平臺、汽車數據基礎架構和網絡安全、操作系統和AI算力芯片,以及開放的軟件集成開發環境等基礎技術平臺的研發任務。同時,軟件中心將作為公司吸引汽車軟件高端人才,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以及建設軟件和芯片朋友圈的核心組織。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官網
加快與廣汽合作項目落地
時代財經:去年底上汽宣布與廣汽達成戰略合作,目前是否已形成具體合作項目?
陳虹:目前,我們已就動力總成應用(上汽GS62 1.5NA + CVT180)專門成立工作組并開展數據交流和應用可行性分析研究,并在聯合開發混動系統、聯合采購降本、共用物流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
時代財經:接下來與廣汽的合作方面,有何進一步規劃?
陳虹: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在以下方面探討合作的可能:第一,聯合開發核心技術,探討在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等領域,對戰略性核心技術、平臺進行聯合投資、開發。第二,共享產業鏈資源,探討在生產制造領域的協同合作,并計劃在汽車金融、保險服務、后市場、產業投資等方面開展合作。第三,聚焦新商業模式,加強在汽車共享、出行服務、車電分離等新商業模式方面的研究與合作。
我們期待盡快回訪廣汽集團,加快合作項目落地,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時代財經:上汽奧迪項目將有望成為上汽集團的結構性增長點,目前項目進展如何?產品是否會提前上市?
陳虹:上汽奧迪項目的研發、生產等相關工作都在正常進行中,上汽奧迪首款產品將在2022年初投放市場。
特斯拉帶來新元素,亦面臨本土化新課題
時代財經: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上汽將如何角逐未來?
陳虹:未來,上汽將更加積極地回應用戶關切,繼續推動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構建面向全球和面向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優勢:
第一,打造新能源汽車中高端品牌。我們正加快榮威R標產品投放,同時通過新網絡、新模式,打造全新創新服務生態。目前,全球首款整艙交互5G量產車榮威MARVEL-R和量產“高智能純電家轎”榮威ER6已經亮相,將在今年下半年與消費者見面。
第二,加快研發新一代電動汽車專屬架構和新一代三電技術。上汽已啟動覆蓋主流市場的新一代純電架構的研發,首款產品將在2022年初上市。同時,公司正在進行輕量化、模塊化、平臺化、高安全等級的新一代三電核心技術的研發,繼續保持技術領先。
第三,加強新能源汽車對新技術的融合。為滿足用戶更好的出行體驗,讓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為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賦能,讓用戶體驗更便捷的出行服務。
時代財經:如何看待國產特斯拉上市后,對國內新能源行業帶來的影響?
陳虹:特斯拉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了新元素,但也面臨著本土化等新課題。我們認為,對特斯拉和國內車企而言,在技術、產品、營銷等多方面,有很多可以相互交流和學習的地方。
陳虹兩會議案
“兩會專訪”編者按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穩增長、擴消費的關鍵領域。在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驅動下,汽車產業重構的帷幕正徐徐拉開,而今年在疫情疊加因素的影響下,行業洗牌的進程進一步提速,同時也催生了創新與機遇。值此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時代財經“兩會專訪”專題,將與來自汽車行業的兩會代表們,共同聚焦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未來,車市消費如何提振?中國品牌如何做大做強?企業又該以怎樣的姿態來擁抱這一場產業大變局?
吉利李書福:疫情推進汽車零部件深度本地化
長城王鳳英:小型電動車具有重大經濟和生態價值
廣汽曾慶洪:提振汽車消費是系統工程
海馬景柱:插混汽車不應被“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