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通智聯科技總經理 張敬鋒
汽車智能化程度是車企實現產品差異化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搶占行業競爭制高點的關鍵領域,以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為代表的核心組成逐漸迎來增配趨勢。北斗星通智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BICV”)是專業從事智能網聯汽車電子產品研發和制造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19年-2021年,BICV年營收復合增長率超30%,2022年營收超20億元 ,同比增長超40%,發展勢頭強勁。
目前,BICV在重慶、宿遷、深圳、南京、成都、北京等多地布局,積極賦能汽車智能化變革,先后與多家國內外主流車企達成了深度合作,是國內自主品牌出貨量排名第一的Tier1。目前已形成“一體兩翼”業務布局,即以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為主體業務;以北斗定位為核心優勢的駕駛域和網聯產品及高精度位置服務為左翼業務;汽車軟件工程服務為右翼業務。公司主要客戶包括長安、吉利,紅旗、奇瑞、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等主流車企,公司產品已在百余款量產車型上應用。
憑借在“北斗+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創新實踐,BICV迎來許多“高光時刻”:衛星導航定位科學進步一等獎、安永復旦最具潛力企業獎、鈴軒獎前瞻類優秀獎等16項行業權威殊榮,讓企業品牌影響力和行業地位快速上升。
近日,BICV總經理張敬鋒接受亞洲新能源汽車網專訪,針對市場現狀、產品研發、戰略規劃等方面做了深度分享。
艙駕融合:智駕域與座艙域融合
智能座艙成為汽車智能變革的橋頭堡,在這場汽車智能大秀中,展示的全是“科技與狠活”。
隨著整車E/E架構的集中化升級,汽車功能域之間開始嘗試跨域融合,基于技術發展和用戶需求的雙重考慮,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已成為當前車企主流方案,從座艙域切入跨域融合,也成為車企發展的優選方案。
張敬鋒接受采訪時說道:“多域融合的最終趨勢是非常明確的,但是對于如何做,大家有不同的路線圖?!?/span>
去年,BICV發布了車載“艙泊一體”控制器產品——“IPA智能交互泊車域控制器”,該產品是跨域、跨平臺、高度集成AI/APA的控制器,可彌補傳統智能座艙產品在AI感知與交互能力方面的不足。
另一款“艙駕融合域控制器”產品正在開發階段,集成了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功能,兼具國產化大算力、高性價比、靈活擴展、全場景覆蓋的優勢,預計兩三年內艙駕融合將走上規模化,實現量產。
多“芯”并行:座艙解決方案滿足不同需求
座艙功能體驗升級,必然離不開芯片的支持,高算力SoC芯片正成為新一代智能汽車的剛需,智能座艙成為全球芯片廠商競逐的下一個戰場。
BICV,已構建全棧全域的汽車智能座艙研發與制造能力,為公司業務規?;瘮U張提供重要支撐。針對高通、聯發科、杰發、地平線、芯馳科技、芯擎科技等主流芯片平臺,目前BICV均開發了對應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并獲得車企商業項目定點。
基于高通8155計算平臺打造的新一代智能座艙運用了Hypervisor虛擬隔離技術,可在一個硬件平臺上運行Android、QNX等多種不同的操作系統,從而實現中控、儀表、語音、DMS&IMS、AVM、APA等艙內應用的高度集成,并在業內率先實現了高通8155平臺瞬啟,最快2s內即可完成啟動。目前,這款產品已在長安第二代UNI-T車型實現量產。
而通過與英飛凌、MTK等芯片廠商的深度合作,BICV在長安歐尚Z6上則實現了創新的多屏無縫互聯,支持包括眼神喚醒、全場景語音控制、自動代客泊車等多種功能,極大地提升了駕乘體驗。
“我們的產品解決方案既采用國際主流的芯片平臺,也同步與國內的芯片廠商開展合作,從而更好地滿足不同車企、不同產品線對研發的需求。”張敬鋒表示,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兩條腿”走路才能確保供應鏈安全穩定。
錨定三大發展方向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產業價值鏈、供應鏈加速重構,目前業內普遍認可的兩大趨勢,一方面是汽車智能化發展,另一方面則是汽車電動化發展。
針對新能源市場,傳統主機廠也在積極布局,有部分主機廠宣稱將在2025年停止傳統燃油車生產,對此張敬鋒提出自己的解讀,他表示:“不管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汽車智能化都是主機廠的發展方向,而BICV要做的就是把智能化、網聯化融為一體,推動可持續發展。
針對傳統主機廠與造車新勢力的現狀,張敬鋒大膽預測:“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將加速洗牌,優勢資源向頭部聚集的趨勢愈發明顯。造車新勢力的發展一直走自研路線,這意味著研發投入極高。”
未來,BICV將持續保持收入高速增長,在穩定自主品牌主體業務的同時,錨定三大發展方向:第一,持續擴大合資品牌業務占比,實現品牌和市場的雙提升;第二,重點發力新能源汽車,目前已經和諸多新能源汽車品牌達成定點項目;第三,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加速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