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已過十五,隨著一批接著一批的返工潮的拉開,疫情對于國內各行各業的影響也將逐漸顯露。
對于汽車行業而言,本就處于寒冬之中的眾多汽車企業,由于疫情的加持,未來短時間內的形勢也將更加嚴峻。尤其是一部分處于上升期或是掙扎期的車企,自身還未深入扎根市場,甚至連自身的融資與存活條件還是未知數之時,也為抗疫救災捐獻了不少力量。從精神上,沒有一家車企會被唾棄,但回歸到生產與工作中的現實,諸如小鵬等不少缺乏市場沉淀的車企也直言,指望疫情刺激帶來市場增量,目前來看是不太樂觀的。
不過這樣的推論,或許夾雜著資金、人員、研發實力、應急能力等方面的太多背景。相對的,也有部分車企似乎已經從疫情中看到了全新的商機,盡管2月份不少新車發布延期,但對于一些底蘊雄厚的車企而言,限制的產能和人力,正好為他們針對疫情做出應對,提供了絕佳資源。
沖在最前線的比亞迪,被分秒必爭的樣式“新聞聯播”給了長達7秒特寫。而這次,不是因為自主品牌汽車產品強國,而是比亞迪在2月8日官方宣布將生產口罩與消毒液等醫療物資,并立即付諸行動的魄力與“比亞迪精神”。與此同時,廣汽也發聲將全力援產口罩。
當然,也有人會說,比亞迪與廣汽這么做,無非是為了在疫情之下,做品牌宣傳。但無論賺眼球也好,做實事也罷,車企們捐資、援產口罩的背后,展現了一家自主車企、行業領頭者的社會責任。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醫療物資的研發與生產,這些車企在過濾與防護系統上積累的經驗,或許對未來其汽車產品的改進有著一定程度的積累。
如果說比亞迪是用行業以外的資源沖在抗疫最前線的一位,那么也有部分“務實”的車企,則已經在尋找疫情之下的轉機。同樣是針對防護入手,榮威、吉利等車企對于病毒安全防護的營銷策略上正快速邁進。
作為自主品牌中的“點子王”,榮威品牌對于市場需求的洞察力與塑造能力,在其近年來飛速增長的銷量上便可見一斑。兩年前,榮威率先推出高效車載空調過濾器、負離子發生器等三級漸進式健康防護系統,雖然智能網聯在近年占據了榮威的營銷支柱,卻不可忽略,這套健康防護系統,也已經成為榮威旗下主流產品的潛在賣點之一。在“N95”一“罩”難求的當下,榮威又先人一步,為旗下車型全系標配N95標準級高效車載空調過濾器,營造出了安心的車內駕駛環境。除了原裝的防護系統,榮威還推出了專業除菌的售后精品附件及服務。而細致的“全覆蓋”防護與用車保障,將十分有望為榮威在疫情中的市場爭奪中奪得先機。
無獨有偶,近年自主品牌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吉利,也在2月10日正式宣布要整合全球研發資源,成立專項攻堅項目組進行技術攻關,研發國內首個真正以“N95型口罩”為過濾標準的車載空調濾芯,通過開發行業領先的IAPS智能空氣凈化系統,實現對細菌和病毒進入車內的有效阻隔和過濾。不過按照上汽乘用車的說法,吉利是不是首位恐怕難以證實,但相同的是,二者都旨在保障消費者在車內的安全。吉利表示,將力爭在20天內完成該智能空氣凈化系統的研發工作,達到量產標準,并將在30天內實現量產。快速的響應和大量資源的投入研發,證明了吉利對于健康與安全的重新審視。2月4日,吉利汽車便表示要先期投入3.7億元人民幣,啟動具備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的研發工作。在疫情下,連續的戰略部署,標致著吉利在健康安全產品領域的全新突破。也將汽車行業的安全理念,由汽車的使用安全性除車輛本身的主被動安全,轉向更應該關注車內駕乘者的健康安全。
事實上,在今年疫情爆發之前,部分車企便已經注意到車內乘客的用車環境,是影響消費者選車的重要因素之一。奧迪“致癌門”、歐尚的“超級測試員”測試,都從各種方面證明著車內環境與消費者健康息息相關。通過本次疫情防護工作的展開,許多車企都迅速意識到車作為人們日常活動的第二空間,保障車內環境安全的重要性。在此狀況之下,或許車市的寒冬仍將繼續,甚至是因為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而更加窘迫,但率先意識到疫情下“安全”為首要產品競爭力的車企,必將擁有更充足的底氣來抗衡“疫情+寒冬”的雙重攻擊。
來源:汽車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