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由于歐洲各國政府為購買新車的消費者提供了更高的激勵措施,明年歐洲將會引領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
歐洲是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僅排在中國之后,且大幅領先于北美,而電動汽車的增長趨勢正在這里逐漸形成。12月11日,歐盟啟動了一項史無前例的計劃,該地區希望在本世界中葉之前實現碳中立。此前車輛制造商在歐洲已經感受到了壓力,如果他們不能大力推廣零排放車輛,他們就要向歐盟支付高額罰款。因此2020年對于汽車行業來說將成為一個分水嶺。
NordLB分析師Frank Schwope表示:“為電動汽車提供補貼,總比為內燃機車輛支付高額罰款要好。明年我們將會看到電動汽車銷量數字的穩步增長。”
BloombergNEF 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9個月中,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在歐洲的銷量預計將會增長35%,這一增長幅度將會遠超中國和北美市場。在上述三個市場中,純電動車輛的銷量都高于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輛的銷量。今年,歐洲電動車銷量增幅預計將達到32%。
隨著大眾等車企在推出新車型方面的投資創下歷史記錄,推動銷售將會變得更加緊迫。在歐洲市場上,電動汽車所占的市場份額依然相對較小,但是這一份額比例正在接近中國的水平。
惠譽評級分析師Emmanuel Bulle表示:“定價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是電動汽車獲得增長的基石。”他指出,很多消費者不愿意花高價購買純電動汽車,其背后的原因來源于里程焦慮。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歐洲各國政府也在努力擴大充電網絡的覆蓋水平。在英國和德國,Char.gy和Ubitricity等企業都在嘗試將充電樁與路燈進行整合,以此來更快地普及充電基礎設施。那么,歐洲各國為了推動電動車發展,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德國
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明年的情況值得關注。今年9月,德國總理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Chancellor Angela Merkel)公布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與氣候政策相關的一攬子措施,針對電動汽車提供了補貼。這一政策似乎起到了效果,德國即將取代面積小得多的挪威,成為歐洲純電動汽車領頭羊。
根據相關政策,購買4萬歐元(4.4萬美元)以下的電動汽車的德國消費者,可以獲得來自國家和企業的最高6000歐元的補貼。BloombergNEF預計,截止到2025年,這一補貼的總額將達到最高26億歐元。來自德國柏林的汽車行業分析師Matthias Schmidt表示,這一機制很可能會對德國汽車制造商對電動汽車的營銷方式造成影響。
他說到:“在未來1-2年中,4萬歐元將成為純電動汽車價格的重要水平。”大眾ID.3的售價在3萬歐元以下,而寶馬旗下電動版Mini的起售價為3.25萬美元。兩款車都能夠為歐洲消費者提供除Model 3之外的其他選擇,且它們都來源于歐洲本土。
汽車制造商游說團體VDA負責人Bernhard Mattes表示,總體來看,德國汽車制造商計劃到2023年將其電動汽車產品數量增加兩倍,至150款,并在2024年之前投資500億歐元。
德國政府還希望在2025年之前,在該國境內建設100萬個充電點。
法國
作為巴黎氣候協定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法國希望通過提供相關政策支持,推動電動汽車和充電站的普及,降低碳排放和支持國內產業。此前法國爆發了大規模黃馬甲(Yellow Vest)示威活動,此活動旨在對抗法國的燃油稅上調決定。在這場抗議活動中,汽車成為了導火索之一。抗議者表示,提高燃油稅將會傷害那些買不起新車的低收入者,而讓他們購買價格更高昂的電動汽車,更是難上加難。在此事件爆發之后,法國政府在推廣電動汽車時必須要更加謹慎。
咨詢公司Inovev的數據顯示,在法國新興的電動汽車市場上,雷諾的緊湊車型Zoe成為了今年迄今為止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其市場占有率達到了43%,領先于特斯拉Model 3和日產聆風。BloombergNEF的數據顯示,在全歐洲范圍內,今年前9個月Zoe的銷量為3.5萬輛,依舊落后于注冊量達6.3萬輛的Model 3。
對于決定報廢老舊車型、并且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法國為他們提供了最高6000歐元的補貼,且可和“換車補貼”累加。在大巴黎區域,當地政府進一步提高了優惠幅度,如果買家屬于低收入人群,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補貼加在一起,最高可達1.45萬歐元。
英國
作為歐洲第二大汽車市場,英國車市受到了退歐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的影響,而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給車市的總體衰退帶來了一些緩解。英國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英國純電動汽車的銷量翻了一倍有余,至32911輛。然而,在整個市場中,電動汽車所占的份額依然只有1.5%。
去年,英國逐步取消了針對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之后該國為純電動汽車提供了最高可達3500英鎊的補貼和返款。要想獲得這些補貼,車輛必須能夠在沒有任何排放的情況下至少行駛70英里(約112公里)。
汽車行業游說團體SMMT還希望在電池制造投資方面獲得政府的幫助,并且呼吁政府對補貼和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從而幫忙支撐需求。
荷蘭
荷蘭這個歐洲小國,在電動汽車銷量上的表現,遠遠超出了預期。該國政府計劃在未來至少5年中繼續提供稅收優惠,以此作為實現其長期目標的一種方式,即到2025年時全國的車輛均為清潔能源汽車。
當前,荷蘭提供了多種優惠措施,其中包括免征公路稅。另外,對于每輛電動汽車,其售價處于5萬歐元以下的部分,將享受比燃油汽車低得多的銷售稅率。
荷蘭各地方政府也出臺了自己的措施。在阿姆斯特丹,電動乘用車或送貨車輛買家,可以獲得最高5000歐元的補貼。而對于購買電動巴士或卡車的買家,每輛車最高可以享受4萬歐元的補貼。
北歐
雖然北歐作為歐洲最大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位置在今年被德國奪走,但是該地區的國家,作為電動汽車的初期接受者,已經開辟出了一條道路。北歐國家是最早為消費者提供購買補貼的一批國家之一。
挪威政府為電動汽車車主提供的優惠包括免除進口稅、增值稅和年度道路稅,另外各地方政府也提供了其他一些優惠,例如免停車費、免高速費,以及允許電動汽車使用公共運輸車道。
在瑞典,電動汽車買家可以享受最高6萬克朗(約6300美元)的獎勵。挪威和瑞典兩國不同的激勵措施也產生了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一些瑞典人在將獎勵兌現之后,再將他們的電動汽車出口至補貼力度更大的挪威。
在丹麥國內,該國政府取消了此前計劃的對電動汽車增收稅費的決定。并且為駕駛電動汽車上下班的車主提供稅收減免。
意大利
與其他歐洲重要市場相比,意大利在電動化之路上有所落后,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在今年前9個月中,該國只賣出了不到8000輛純電動汽車。
咨詢公司Alix Partners的EMEA主席Stefano Aversa表示:“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意大利政府至今為止尚未向電動汽車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公共激勵體系。”
他說到,在意大利市場上,電動汽車的最低售價大約為3萬歐元,而最暢銷的傳統緊湊車型的價格在1-1.5萬歐元之間。
歐洲零部件供應商協會Clepa負責人Roberto Vavassori表示,雖然該國政府在今年3月宣布將為每輛電動汽車提供最高6000歐元的補貼,但是這一措施并未起到良好的效果,因為它不足以彌補電動汽車的價格和文化差距。
明年,FCA將會推出第一款純電動版本的Fiat 500,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版的Jeep自由俠和指南針,屆時意大利的電動化汽車銷量或將有所提升。
來源:蓋世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