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伯特利,與外資大廠同臺競技,年輕且更具雄心。
“汽車防抱死系統(ABS)的第一款產品投產是在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后期整車穩定控制系統(ESC)投產,我們公司2004年才起步,和外資企業的時間差距是非常大的。”回顧過往發展,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袁永彬坦言。
15年間,從只能生產相對簡單的機械盤式制動產品,到掌握電控制動核心技術,伯特利不斷夯實技術基礎;從電控制動到發力下一代的線控制動技術,伯特利力圖在外資大廠盤踞的市場實現自主品牌的技術突圍。
如今的伯特利,憑借技術優勢獲得了吉利、奇瑞、北汽、上汽、廣汽、東風柳汽、通用汽車、上汽通用、沃爾沃、江鈴福特、東風日產等優質客戶的青睞,也憑借實力實現了從新三板到滬市主板的跳躍。一路走來,專注汽車制動,伯特利在行業競爭的賽道上全力加速。
電子化+輕量化賦能新能源汽車
回顧發展路徑,伯特利從傳統的盤式制動器總成開始做起,到瞄準制動產品細分領域的電子駐車制動系統產品,終于2012年在國內首家實現機電液一體式電子駐車制動系統(EPB)量產。在袁永彬看來,隨著汽車行業的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發展,提升制動系統的電子產品的含量“將會是未來技術競爭的焦點”。
經過7年的發展,伯特利EPB業務已處于自主品牌龍頭地位。據招商證券汽車研究報告,到2018年,公司年均配套73萬套,配套吉利、奇瑞、廣汽、長安、北汽等一線自主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同時進入江鈴福特、東風日產配套體系。
近年來,補貼退坡、“雙積分”等政策的出臺,以及越來越嚴厲的國家燃耗與排放標準,倒逼新能源汽車企業提性能、降成本。基于此,貼合新能源汽車升級的趨勢,伯特利在已有的Smart EPB基礎上推出了雙控電子駐車系統(雙控EPB)。
袁永彬介紹,新能源汽車要保持駐車系統的可靠性,會在變速箱中加裝電控裝置——P擋鎖止機構,以便EPB失效時仍能讓車輛“定住”。伯特利的構思是,將電控做成雙份的。一方面,能夠省去客戶鎖止機構的采購成本,且增加的電控器成本遠少于鎖止機構的成本,從而實現降成本的效果;另一方面,雙控EPB中系統同時失效的概率很小,近乎于零,更能夠保障駐車安全。“目前雙控駐車系統處于起步階段,已經有10個左右的項目在做。江鈴汽車、江淮、奇瑞等項目都已經實現量產。”
“輕量化也是大趨勢。”袁永彬說,“降低車重,不僅能夠改善燃油的經濟性、提高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還能夠減小汽車顛簸幅度,提升整車的操控性能。”
為了讓新能源汽車“輕裝上陣”,鑄鐵零部件讓位于鑄鋁零部件。目前公司正在進行為新能源汽車減重的任務。2018年年報顯示,輕量化制動零部件實現營業收入5.79億元。該項業務已經與通用、福特以及沃爾沃等國際汽車品牌和國內一線車企建立合作關系。
換個賽道加速起跑
經過多年的奮力追趕,伯特利已經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等機械制動產品和電子駐車制動系統方面形成完整的產品系列。在EPB產品領域,伯特利是現階段極少數具備規模量產能力的自主品牌廠商之一。
除了駐車制動EPB方面,行車制動ABS/ESC方面的核心技術,伯特利都已經補足功課,技術功底不可謂不扎實。不過,環視當前國內外EPB市場,天合、大陸、范博等外資巨頭的地位依舊難以撼動。因此,伯特利作為該領域自主品牌的龍頭,要想有一席之地,依然不是那么簡單。
技術的競爭,不進則退,伯特利雖不算“窮”,但亦急需思變。今年7月11日,伯特利于江蘇南京舉行新品發布會,線控制動產品WCBS正式亮相。
“線控制動,從行業形式上來看,我認為會變成剛需。”袁永彬認為,一開始新能源汽車沿用傳統燃油車的設計,用真空助力器來做助力,為了獲得真空源,需要加裝電子真空泵。而線控制動的解決方案無需真空源,直接取代真空助力器連同電子真空泵。其次,燃油車排放標準的不斷收緊,需要提升燃油效率,從而降低汽油機產生的真空度,而這可能導致達不到正常助力的要求。因此,傳統的以汽油發動機做助力的車也會轉向線控制動。最后,自動緊急制動(AEB)保護行人方面法規的要求漸嚴,對反應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種要求的反應速度是傳統ESC所達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