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帆加入金康賽力斯兩年多,他的title是金康賽力斯EV首席科學家。
在我看來,“科學家”是一個門檻極高的職業,它意味著在專業領域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在金康賽力斯,唐一帆主要負責電驅動系統和智能駕駛,這都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縱觀其履歷,他從2007年便在硅谷特斯拉,Lucid和Facebook 帶領技術團隊研發了世界領先的高性能電驅動技術,因此足夠在他的負責領域游刃有余。
這位title中帶著“科學家”字眼的技術工程師談吐間除了直白還透露著一股儒雅的氣息,這與這次專訪的地點——茶室,相得益彰。
對于已經開啟預售即將接受市場檢驗的SERES SF5,唐一帆充滿信心。信心的基礎來源于對產品技術的自信,在唐一帆看來,SERES(賽力斯)始終堅持自主研發,從增程系統中的發動機到發電機,以及三電系統,均為自主研發,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系統的匹配做到最優,當然這一過程的挑戰是巨大的。
增程式電驅系統行業領先
今年9月15日,SERES(賽力斯)川藏新萬公里專業體驗活動的車隊達到新疆烏魯木齊,當時包括第一電動在內的多家媒體都試駕了SF5增程式工程車,極速操控帶來的感官刺激給試駕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這與增程式的電驅有著最直接的聯系。
SERES(賽力斯)自主研發的三合一電驅動系統集成了電機、變速齒輪和電機控制器,產品覆蓋了100kW到400kW,擁有良好的功率延展性。電控系統方面,SERES(賽力斯)自主開發了通用于不同車型的軟硬件解決方案,未來還將實現電驅動系統軟件的空中升級。“在智能增程電驅技術層面,SERES(賽力斯)基于純電的增程電驅系統面對不同的工況可提供六種智能工作狀態應對,使SF5增程型能夠實現全時電驅,里程無憂,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增程底盤)
此外,SERES(賽力斯)的智能增程電驅技術通過精準的控制邏輯和全面的匹配調教,讓增程器始終保持在高效的運轉區間,能夠實現整車動力、效率、NVH達到最佳平衡。據唐一帆介紹,SERES(賽力斯)通過高效能增程發電直驅,減少了鏈條過長帶來的能量損耗,提高了能量轉化率,其永磁發電機最高效率可達到98%,遠遠領先業內同級水平。唐一帆還透露,目前是SERES(賽力斯)自主研發的是第一代增程系統,下一代增程系統還將提高發動機的效率。并且SERES(賽力斯)的增程系統是基于純電平臺打造,將來發動機也可以是燃料電池的發電系統。
(增程器)
在談及SERES(賽力斯)的智能增程電驅技術是否已經成熟、達到可完全量產水平時,唐一帆并沒有簡單地回答“YES”或“NO”,而是采用了論據支撐論點的方式。
“SF5經過三年多的布局和攻堅,已經掌握了先進的高性能純電驅動技術和智能增程電驅技術。除了傳統的三高測試,我們還針對SF5增程型進行了多重復雜路況和極限環境的實地驗證,可靠性測試遍布全球。”唐一帆還提及了9月的川藏新萬公里專業體驗,表示SF5增程型車隊創造了中國全時電驅汽車從拉薩到喀什路段測試零的突破,實現了在惡劣環境下電動車專業體驗規模及時間的馬拉松記錄,完成了全程11566公里的測試。
雖然沒有得到直接的回答,但從唐一帆的論據中,我已明白了他的答案。
電池不僅要高效率也要高安全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在電動汽車領域同時推出純電與增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除了電驅,電池也是核心部件之一。
SERES(賽力斯)的電池技術路線同時覆蓋方形和圓柱型高能量密度電芯,自主開發了完整的電池管理系統,同時還采用先進的液冷技術以確保電池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優勢。此外,SERES(賽力斯)還在進行下一代電池模組和固態電池的研發,目前已經進入樣件階段。
“電池方面我們也是自研,是美國硅谷的一個團隊在做三電的研發,電芯的全面測試、模塊化的電池模組和電池包以及BMS硬件、算法和軟件都是自主開發的。我們的三電制造工廠在重慶。”
聽完唐一帆的介紹,我有些驚訝于他們自研自產的范圍,“電芯也是SERES(賽力斯)自己生產嗎?”我問道。
“SERES(賽力斯)有開發電芯的能力。在日本我們有一個電芯技術研究所,目前正在進行固態電池的開發,這個研究所得研究領域包括材料研究和制造工藝。目前SERES(賽力斯)采用的是供應商提供的電芯,當然,我們會針對供應商提供的電芯做一些有針對性的BMS開發。”
(電池包)
既然談到了電池,安全自然是繞不開的話題,尤其在今年,新能源電動車起火事件頻發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這個新生事物的質疑達到頂峰。對于這個話題的討論,唐一帆似乎早就做好了準備。
“安全是第一要務,尤其是電池的安全。SERES(賽力斯)電芯采用三重保護設計,更通過超100項極端工況測試驗證,同時使用輕量化鋁合金材質護衛電池模組,能為電池安全提供更堅實壁壘。此外,先進的電池熱管理系統,能保證電芯溫度一直控制在25℃±5℃。液冷技術能確保無論戶外溫度低至零下30℃抑或是高于45℃,都能將電池包的溫度控制在合理的溫度區間,改變電池受制于極端溫度的現狀。此外,我們做過多種極端環境的測試,通過這些測試全面驗證并確保安全性。”不難看出,在電池安全方面,SERES(賽力斯)確實做了不少功課。
特斯拉是標桿,但我們有能力與之競爭
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SERES(賽力斯)擁有了入場競爭的資格,而這賽場上,除了國內的一眾車企,還有這個行業的標桿——特斯拉。
對于曾經的東家——特斯拉第一輛國產化車型的下線,唐一帆認為是一件好事,因為特斯拉進入國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新能源行業供應商質量的提升,甚至成本更優化。當然,對于隨之而來的競爭,唐一帆也并不懼怕,他認為SERES(賽力斯)的產品有出色的競爭力,無論從技術上、性能指標上、品質上,都可以和特斯拉競爭。競爭的砝碼除了剛才提到的電驅技術和電池,還有目前已成為新能源車型標配的智能化。唐一帆透露,作為SERES(賽力斯)的戰略合作伙伴,阿里重磅打造的全新AliOS 2.0智能交互系統將率先搭載在SERES SF5上。
但對于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持看好的態度。人機交互上的過度集成化,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功能的堆砌,有時候恰恰忽略了消費者最直接的使用便利性,忽略了體驗。
同樣作為智能化的負責人,唐一帆對此也有自己的思考,“人機交互特別需要本土化,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要求跟習慣,所以我們人機交互這塊主要在國內做開發,也會和一些核心的供應商合作。剛才提到,阿里打造的全新AliOS 2.0將率先搭載在SERES SF5上。目前SF5搭載的這個系統是第一代,后面的控制系統也會繼續跟國內的廠商合作開發,仍將不斷優化升級。此外,我們正在美國進行下一代HMI系統的開發,我們希望能用到下一代的產品上,比如SF7,讓SF7通過應用一些新技術來支持更高等級的自動駕駛、更新的人工智能和應用APP。”
除了人機交互,智能化更高一級的產品便是自動駕駛。縱觀整個行業,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雖然有負面反饋,但整體處于行業比較前列的地位,是中外各個車企追趕的目標。對于SERES(賽力斯),也是目前他們對標的一個系統。“特斯拉很不錯,但我們希望把自動駕駛系統作出差異性,我們的設計是以用戶為中心的。”
在自動駕駛的開發過程中,SERES(賽力斯)依然選擇以自研為主。
保護性自主駕駛技術方面,整個軟件都是自主研發,此外,還與密歇根大學和伯克利大學有一些技術研究上的合作。
自動駕駛技術方面,SERES(賽力斯)是全棧式自主開發的軟件系統,由于開發是模塊式的,因此可以引進一些供應商模塊,但SERES(賽力斯)依然擁有整個系統集成和應用的工程服務能力。
唐一帆認為,自動駕駛的研發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同樣一個架構可以實現L2-L3-L4不斷演進迭代。對于自動駕駛的應用,SERES(賽力斯)并不會十分激進,研發團隊正在通過硬件仿真實驗室和軟件仿真實驗室來進行大量仿真測試,封閉場地路試也在持續進行中。
此前,SERES(賽力斯)取得美國加州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在市區和高速公路同時進行一些從L2+到L4的功能測試。目前積累的技術能夠實現從L2+到L3+到L4的自動駕駛方案展示。唐一帆透露,關于自動駕駛的規劃是包含駕駛員監控系統的L3+自動駕駛功能在將來車型上實現,當然,這還需要完成很多的系統迭代和測試。
來源:第一電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