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迫于12年來最大規模罷工帶來的壓力,通用汽車最終向美國汽車與工人聯合會(UAW)作出7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
據外媒近日報道,通用汽車承諾在美投資的70億美元(約合496億人民幣)中,將包括投產一款純電動皮卡車型和一套先進的電池系統。不過,通用方面并沒有提供時間、具體工廠或者具體產品等信息。
作為跨國車企中較早提出向電氣化領域轉型的車企,“零碰撞、零排放、零擁堵”是通用汽車的愿景。早在2017年通用汽車就明確的提出了要在未來十年內將引入大量電動汽車。并計劃到2023年有至少20輛電動汽車上線。
與目前行業內存有的“電動車意味著長期的投入和虧損”的觀點不同,通用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arra)在2017年11月的一次投資者會議上對投資者表示,通用計劃在2021年推出的新一代電動汽車,不僅將降低成本,還將為美國第一汽車制造商創造利潤。
通用的正尋求通過開發一種全新的電動汽車平臺,此汽車平臺將適應多種規模和細分市場,所造的新車在美國和中國銷售。以規模來分攤成本。瑪麗?博拉在紐約的巴克萊全球汽車會議上表示:“我們致力于未來的電動汽車投資組合,這將是有利可圖的。”
通用汽車的目標是,在2026年之前每年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很多都銷往中國,該公司已經對這些車輛制定了嚴格的生產配額。
該公司計劃,在2021年前,將其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從每千瓦時145美元降低到每千瓦時不到100美元,這將使電動汽車的整體成本更接近于汽油發動機車型。
而在北美市場,可以看到的是,通用正在將業務進一步聚焦到包括皮卡和SUV在內的高利潤市場。由于美國市場轎車嚴重滯銷,通用汽車在去年計劃停產六款轎車車型。據摩根士丹利的一位汽車分析師介紹,預計在未來四年里,通用推出的新車中,轎車將不足10%,九成將是卡車SUV以及跨界車。
調整車型的同時,通用也作出了系列產能調整,由此在去年發布了一系列員工“買斷”計劃。系列調整讓通用在近幾年全球車市都稍顯低迷的狀態下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UAW副主席泰里·迪特斯指出,通用過去三年來在北美大陸實現破紀錄的350億美元盈利,他由此指責通用不愿意與工人一起分享。
“通用必須明白,我們曾經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站了出來,”工會談判代表泰德·克魯姆(Ted Krumm)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理應得到一份公平的合同。我們幫助成就了這家公司的今天。”
通用原本打算在今年11月關閉4家工廠,在去年,其已經宣布關停了幾家工廠,但目前幾家將要關停的工廠被指出并未在未來工人待遇與去留的問題上達成共識。
通用方面表示,關停國內工廠是為應對市場轉移,未能與普通員工分享巨額利潤”則是未雨綢繆,確保突然出現經濟下行時,員工能保住飯碗。
從數據上看,全球車市的“寒冬”尚未過去。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前8月全球幾大主流市場,僅美國和日本實現小幅增長,同比分別增長0.1%和1.4%,其余包括中國、歐洲、韓國都大幅下滑。而金磚五國8月銷售全部為負,其中尤以印度最甚,當月銷售了24.8萬輛,同比下降33.2%,已經是第10個月下降了。
市場趨冷的同時,電氣化轉型又帶來巨大的投入。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三年里,通用汽車每年資本支出平均為84.5億美元,大部分是投資在北美市場。而此次除了70億美元的投入之外,有消息稱通用還表示,將把電動皮卡裝配任務分配給底特律的哈姆特拉克裝配廠,而電池制造業務將分配給俄亥俄州的洛斯敦工廠。不過在此之前,這兩家工廠曾計劃關閉或者出售。
由此可見通用此次面臨的壓力,按照機構預測,如果罷工持續,通用每日的損失將達到5000萬甚至1億美元。
事實上,隨著汽車電氣化趨勢的加速,汽車制造的人才需求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去年下半年,德國弗勞恩霍夫工業工程研究院(Fraunhofer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曾公布一份圍繞新能源趨勢下汽車業用人崗位變化的研究報告,報告警告,盡管新能源車興起之后,在汽車電子和電池等方面能夠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然而傳統燃油發動機和變速箱制造的用人需求卻將明顯縮水,組裝線上的工人位置數量也將因此減少。
上述報告是受德國 IG metall金屬工會委托所展開的項目。G metall指出,到2030年,如果德國生產的新車中,有 25%為電動車,15%新車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車,60%新車是汽油車和柴油車。屆時德國汽車行業將損失75,000個與發動機、變速箱制造相關的就業崗位。部分汽車工人的崗位將因此被取消或者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