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長安汽車正式發布“香格里拉計劃”新能源戰略之后,中國鐵塔公司在北京與重慶長安、比亞迪、銀隆新能源、沃特瑪、國軒高科、桑頓新能源等16家企業,簽訂了關于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合作伙伴協議,目的為加強與汽車制造、電池生產、公交運輸、回收利用等行業骨干企業合作,減少新能源汽車電池帶來的污染。
新能源汽車在電池污染問題上一直存在爭執,國內一直沒有完整的體系來疏導從汽車制造商到電池回收商的運轉流程。此次由中國鐵塔公司牽頭的蓄電池回收項目,或將在未來實現從制造、回收、二次利用的標準程序,直面解決電池污染問題。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幫助新能源汽車提高一定的二手殘值。
足以看出長安等多家公司對于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重視,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都有領導出席,這意味著,長安公司的布局背后,得到了國家層面的支持和認可。
即便目前利潤有限,但面對長安等多家公司這樣的“大胃王”,提前卡位對于一線動力電池及車企而言相當重要,如果能在前期合作中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加上未來動力電池規模化擴張、成本持續降低等因素的推動,必然存在可觀的商業價值。
此外,以存量站電池6年的更換周期計算,每年需要電池約2260萬kWh;以每年新建基站10萬個計算,預計新增電站需要電池約240萬kWh。合計每年共需要電池約2500萬kWh。巨大的電池需求量,要求鐵塔公司在市場上尋找到像長安公司一樣穩定的合作伙伴。就在去年11月份,鐵塔公司在線商務平臺發布一則消息稱,將面向社會全面拓展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渠道,并大量采購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及B品動力電池。
新能源汽車在電池污染問題上一直存在爭執,截至2017年,我國新能源車輛保有量已經超過了10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保有量比例高達50%,按照新能源電池5-8年的使用年限計算,目前已經有部分新能源車將面臨電池回收的問題。此次由中國鐵塔公司與長安公司牽頭的蓄電池回收項目,或將在未來實現從制造、回收、二次利用的標準程序,直面解決電池污染問題。
另一方面,完善新能源汽車的整個運轉流程也有助于提高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的保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