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從時間點上看,廣汽蔚來的一系列動作和進程在新造車品牌中已經算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憑借廣汽車型平臺和蔚來的車聯網技術的背書,同時也沒有生產資質的煩惱及相關重資產投入的包袱,HYCAN合創的造車路要遠比其他對手平坦輕松的多,或許可以演繹逆襲式的后來居上。
傳統+新勢力=合創
5月20日晚,廣汽蔚來正式發布了新品牌HYCAN合創,品牌首款概念車也正式亮相,根據規劃,這款新車的量產版將于今年年底正式發布,并于明年上半年開啟交付。
事實上,在發布HYCAN合創品牌之前,業內有關廣汽蔚來自成立以來消息可謂少之又少,從有限的公開資料可知,廣汽蔚來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合資公司, 注冊資本5億元,由廣汽集團、廣汽新能源、蔚來基金、蔚來汽車以及創始團隊共同持股,公司股比方面,廣汽新能源、廣汽集團、蔚來汽車以及蔚來基金分別均占比22.5%,公司團隊占比10%。

作為一家新造車與傳統造車品牌聯合投資的公司,關于廣汽蔚來經營模式、產品規劃等細節可查到的資料微乎其微,極為神秘。在“沉寂”許久后,直到HYCAN合創品牌的正式發布,終于更多信息逐漸浮出水面。
此前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介紹廣汽蔚來時曾表示,這不是一家合資公司,而是合創公司。具體來說,在廣汽將為HYCAN合創提供車型平臺、供應鏈、規模化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等;而蔚來將為其提供智能網聯技術、能源服務等等。同時,HYCAN合創不局限于廣汽集團和蔚來汽車兩家企業,也會廣泛整合其他優勢資源。
“自誕生之初,廣汽蔚來就帶有股東雙方的優勢,廣汽作為傳統車企,有大規模的制造經驗,領先的精益化品質保證能力,可以有效消減外界對于新勢力造車的懷疑與不信任感;蔚來的用戶服務水平,對互聯網的深刻理解,這些也是我們背后強有力的支持。”廣汽蔚來創始人、CEO廖兵表示,“廣汽蔚來是一家從事新能源全車的產品定義、整車集成研發、營銷以及服務的企業,但本質上還是一家服務用戶、合創以及共同價值觀驅動的企業。”
首款車年底發布
從產品上看,HYCAN合創亮相的車型雖然稱之為概念車,且沒有確切的命名,但從實際的完成度上看,已經是一款高度量產化的產品,預計量產版車型與概念車實際差距并不大。
目前,有關車型的其他參數及細節,廣汽蔚來均沒有進行發布,不過,廖兵在發布會后向記者透露,HYCAN合創首款車將于今年年底于廣州發布,續航里程將超過600km,售價在20萬元左右。
廖兵告訴藍鯨汽車記者,HYCAN合創首款車將是一款中高端純電動汽車,HYCAN合創與蔚來和廣汽新能源品牌之間雖然有聯系,但定位存在差異,價位上也會有一定的區別。另外,在銷售渠道方面,HYCAN合創將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但服務網點方面則會與廣汽新能源共享。

另外,藍鯨汽車記者通過相關可靠信源獲悉,HYCAN合創首款車將采用廣汽新能源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GEP打造,內部代號為A12,此前,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曾透露,A12項目總投資約7.02億元,其中研發費用4.28億元。
目前,代號同樣為A12的廣汽新能源的Aion LX已于今年開幕的上海車展上亮相,計劃今年9月上市,這也意味著,HYCAN合創的首款產品交付時間將較廣汽新能源品牌同源產品晚6個月左右,廣汽蔚來仍擁有充足的時間調整自己的產品,尤其是提升在軟件層面的差異化競爭力。
從時間點上看,廣汽蔚來無論從品牌的發布還是產品交付時間上,在新造車品牌中均不占優,按照目前的時間線,以拜騰汽車、天際汽車等品牌為代表的新造車企業最晚在今年年底前將陸續推出并交付品牌首款量產車,但是,憑借背后廣汽、蔚來的支持,HYCAN合創也并沒有十分被動。
不過,廣汽蔚來合創的模式雖然能夠將優勢資源進行整合,但也難免出現融合困難的問題。廖兵坦言,HYCAN合創的融合也并非一帆風順。“汽車和互聯網由于思維模式不同,深度融合并不容易,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短期來看是挑戰,但長期也是優勢。”廖兵坦言。(藍鯨汽車 歷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