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者興,失人者崩。古往今來,人才一直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人才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3月26,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川”)以“筑世界平臺,聚人才合力,謀轉型發展”為主題,在京舉辦了全球人才合作與發展峰會。
據悉,海納川是由北汽集團和北汽工業投資公司共同投資的企業,是北汽集團下的一個零部件發展平臺,自2008年成立開始,如今已步入了第十一個年頭。2018年海納川收入突破了588億元,位列全球零部件企業百強榜第65位,中國汽車零部件集團第3位。
眾所周知,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時代的到來,全球汽車產業正在向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等方向加速升級,這一新的時代背景也帶來了新一輪的全球性競爭,而人才就變得尤為重要。
北汽集團作為如今日益崛起的自主品牌的一員,對于人才的渴求也十分強烈,早在2016年北汽就提出“把人才打造成為北汽集團戰略轉型的第一支撐力”這一理念,將人才工作作為集團戰略轉型的重要保障力量。在去年北汽還舉行了“紳寶智行杯”,早早就在高校界發掘人才并給予其北汽集團招聘直通車pass卡。
在此次的活動上,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理事長朱明榮對于現如今產業變革之下汽車人才生態建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朱明榮看來,現如今整個汽車行業的人才現狀呈現出三個明顯的變化:人才總量不足、人才流動頻繁,人才理念更新。
“我國規模以上的制造業人才總量809萬,其中涉及到重點領域之一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人才只有17萬,人才缺口非常大,根據我們汽車人才研究會研究,在中國汽車行業智能網聯的人才總量不足2萬。”朱明榮說道。
在他看來,雖然隨著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人才增速也較快,但是汽車人才培養速度跟不上汽車發展需要,因而才引發了搶人大戰,這也就引出了另一個話題:人才流動。
據朱明榮介紹,自2013年起,行業整體入職率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下降,離職率逐年提升。而在自主乘用車及合資乘用車領域,四年來首次出現了行業整體人員的離職率高于入職率,也是負增長。
對于人才更新方面,朱明榮也提出了三點趨勢:
一、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未來的汽車是開在模擬的數字公路上的公路計算機、公路機器人,所以在這種背景下,汽車人才也要重新被定義。
二、汽車人才共享逐漸成為新趨勢。以華晨為例,到去年年底,華晨集團已經通過共享用工模式累計實現了共享員工1300多人,集團生產效率提升了13.9%,節省了人工成本1.6億。
三、汽車人才國際化將成關鍵。團隊有外國專家、員工在海外工作均是片面的人才國際化,真正的人才國際化包含構成、流動、數字、交易培訓這四個方面。
對于人才供不應求,海納川公司副總裁謝萬軍也表達了他的看法:“過去五年汽車零部件行業人才的供需不斷上升,人才需求的數量擴大至1100余萬人,人才供應量擴大到1000萬人,缺口70萬,行業人才供應情況有所好轉,但人才缺口仍然較為嚴重。”
他表示,在未來五年隨著發展中國家汽車市場需求釋放,零部件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仍將持續增加,但增長率將波動下滑,預計到2024年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人才的需求量將會增長至1630萬人,供應量1680萬人,人才的缺口將會逐漸縮小,但復合型人才、新產業及新領域方面的人才依舊稀缺。
因此,對于深化人才合作與發展,謝萬君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構建HR信息互通平臺,提高全球化進程中人力資源管控風險的防范和應對能力;
二、共建開放型人才合作與發展平臺,建立長效溝通融合渠道,研討行業人才發展新理念、新機制,達成人才“選、育、用、留”共識;
三、建立優秀人才共享平臺,加強地區間合作,促進包容聯動發展,打通優秀人才的流動和輸送渠道;
四、打造人才培養共建平臺,拓展人才培養培訓新模式,共建國際化的人才培養大平臺。
“合作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時代主題,順勢而為,搭建合作平臺,建立共贏機制,實現共同進步,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此后,北汽集團副總經理、海納川公司董事長蔡速平在論壇上,介紹了北汽集團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雙輪驅動”戰略發展方向,以及海納川聚焦“四大轉型”的系列部署。
他認為,汽車行業領域人才發展呈現出“專業化、職業化、國際化、年輕化”的趨勢,海納川要發揮優勢、聚合資源,為客戶和廣大合作伙伴打造全面共享、創新型、開放式、有效果和有價值的平臺,實現價值鏈企業深度交流、共創共贏。
與此同時,對于今年北汽集團的發展情況,蔡速平也頗有信心:“去年北汽的營業額是4800億人民幣,全球銷量達到240萬輛整車,按照今年的預計,北汽應該能夠銷售到520億營業額、260萬輛整車,仍然會保持在中國汽車行業的前四位。”
據悉,此次是海納川成立十一年以來,首次舉辦全球人才合作與發展峰會,而這也反映出了北汽集團在汽車行業發展的歷史潮流中,敢于抓住機遇,全力打造創新型智力資源人才管理體系,將“招賢納士”的目光放眼全球,透露出了北汽集團全球化發展的野心和戰略布局,它的未來也讓人更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