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牌25天后,四川野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野馬汽車”)找到了接盤者。
2018年12月25日,國內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正式掛牌出售99000萬股股份(82.50%股權)。而有消息稱,此次乃四川富臨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臨集團”)掛牌出售其手中所持有的野馬汽車的股權,82.50%的股權轉讓底價為12億元。
2019年1月18日,雷丁野馬戰略重組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至此雷丁汽車正式從富臨集團手中接盤野馬汽車。
逐漸淪為邊緣車企的野馬汽車
提到野馬汽車,有兩件事為外界熟知:狀告福特汽車旗下MUSTANG車型的中文名(野馬)與其重名并勝訴,以及在2017年的成都車展上論斤賣車。
作為四川的汽車“老字號”,野馬汽車是四川省唯一一家同時具備新能源及傳統能源乘用車、客車等完整生產資質的本土整車制造企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野馬汽車也曾闖出一番名堂,旗下的“金頂”牌客車系列,“野馬”牌輕型越野車和“白鹿”牌客貨兩用車曾風靡全國。
后來因為陷入生產經營困境,2002年富臨集團對其進行兼并重組。經過10多年的努力,目前野馬汽車擁有成都傳統車生產基地、成都新能源生產基地和綿陽綜合生產基地三大基地,同時具備年產傳統及新能源乘用車20萬輛、8000輛客車(包括新能源)的生產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野馬汽車可以說是國內較早的新能源造車企業之一,早在2015年其第一代的電動產品就已經推向市場,不過可惜的是反響平平。由于野馬汽車在新能源行業投資過大,傳統燃油車型銷量慘淡,陷入資金困境的富臨集團不得已以底價12億元,掛牌出售其手中所持有的野馬汽車82.50%的股權。
雷丁接盤野馬是轉型所迫?
此次收購野馬汽車的雷丁,也是一家有實力、有基礎的企業。雷丁汽車是國內知名的低速電動車“龍頭”,每年銷量在20萬輛以上,穩居低速電動車全國銷量前列,也是我國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之一。
隨著去年11月《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的到來,要求各地清理整頓低速電動車,低速電動車企的生存環境日益嚴峻,升級迫在眉睫。
雷丁汽車此時選擇入主野馬汽車,被業內認為是在低速電動車被大力整治之下,急于轉型的無奈之舉。不過,雷丁汽車對這樣的看法并不認同。
“入主野馬汽車是公司戰略布局的需要,并不是外界所說的急于轉型,而是一次整體升級。”雷丁汽車相關負責人稱,“事實上,在我們入主野馬汽車之前,就已擁有了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的生產資質。”
在收購野馬汽車之前,雷丁汽車于2018年4月全資收購了位于咸陽的陜西秦星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秦星”),并建立了雷丁秦星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因為陜西秦星擁有新能源商用車和特種車生產資質,所以雷丁汽車此舉的重要收獲就在于獲得新能源造車資質。
而如今雷丁取得野馬汽車這樣一家擁有轎車、SUV和MPV等傳統乘用車以及新能源車的整車企業生產資質,正式殺入傳統造車領域。至此,雷丁汽車在國內擁有山東、陜西和四川三大生產基地,共計百萬輛產能。
在簽約現場,雷丁汽車高層透露:“未來,雷丁汽車將充分利用營銷渠道資源優勢,以全新定位打造野馬品牌,讓老品牌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
擁有電動車生產經驗的雷丁,能否憑借自身實力,令野馬煥發新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