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能源汽車網獲悉,在關于自動駕駛的未來賽道上,第四家在美國硅谷設立北美總部的中國車企——寶沃汽車準備走一條開放共享的道路。
美國當地時間9月7日,2018人工智能大會在舊金山舉辦,大會通過培訓課程以及各種演講,為與會者提供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應用的最前沿科技及資訊。來自中國的寶沃汽車首次參加了這一大會,寶沃汽車集團北美研發中心自動駕駛總監邢舟發表以“自動駕駛的安全性”為主題的演講,首次對外詳細闡釋了寶沃北美研發中心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成果和愿景規劃。
此舉讓寶沃汽車集團北美研發中心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下。今年5月7日,寶沃宣布注冊成立北美研發中心,并任命硅谷科學家邢舟為寶沃汽車集團北美研發中心自動駕駛總監,該研發中心主要負責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研發,通過道路場景理解、迭代神經元網絡等相關核心技術,聚焦于針對駕駛員及行人的行為預測、碰撞場景重建等目標,打造具有“安全感”的自動駕駛。
據不完全統計,寶沃至少已是第四家在硅谷設立美國總部的中國車企。在它之前,蔚來、拜騰及小鵬等中國造車新勢力都已設立北美研發中心,前兩者的規模已達數百人,對硅谷人才的爭奪愈發激烈。
而寶沃汽車作為其中的后來者,如何能吸引到優秀人才成為領導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對此,寶沃汽車集團總裁楊嵩開創性地提出了開放測試平臺和融資的理念,簡稱O2(氧氣)模式。所謂O2理念就是要像氧氣一樣具開放性和利他性理念,模式中包含Open Fundraising開放融資和Open Platform開放平臺。
而Open Plalatform測試平臺將向全球汽車生產廠商及自動駕駛領域上下游企業開放,共同探索自動駕駛領域的新技術,加快推動自動駕駛領域技術的實踐步伐。
“目前在自動駕駛領域,無論是互聯網企業或是廠商,都要拿出大量的實車進行長期道路測試,成本巨大。”邢舟介紹,每一輛自動駕駛測試車的成本都超過40萬美元,而谷歌母公司旗下的Waymo,作為全球自動駕駛的領跑者,測試車在十幾年時間不斷奔跑,已經積累了超過8萬英里的路測數據。
“在自動駕駛領域,每一家主機廠都從零起步,互相進行技術封鎖是十分不明智的,如果相互開放的話大家都能節省投資。”楊嵩對此表示。寶沃的想法是打造一個Open Platform 開放測試平臺,這個平臺中包含所有路況信息,廠商可以拿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軟件在這一平臺上測試。”楊嵩稱,“如果該平臺開發成功,可以極大節省大家在AI智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成本,所有參與平臺開發的企業也可以因此盈利。”
邢舟認為,自動駕駛路測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巨大,路況的復雜程度決定其所需的測試時間也將非常漫長,即便是Waymo,它所測試公里數雖然最長、得到的數據最多,但依然存在極大的局限性,因其測試的區域主要集中于加州導致路況的豐富程度不足。
所以,寶沃北美研發中心希望通過計算機軟件的數據和模擬能力,將足夠復雜和豐富的路況集成在測試平臺上,讓主機廠可以在此平臺驗證其AI能力是否可以覆蓋足夠復雜的路況。
據悉,明年,將有三臺寶沃汽車運抵寶沃北美研發中心進行測試,屆時寶沃也將申請加州的自動駕駛測試牌照,進行先期的測試工作。
在楊嵩看來,現階段的自動駕駛研發與其談論太過遙遠的L4、L5的級別,不如先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把研發重點放在更快應用到量產車上的“駕乘安全”領域。
對于寶沃來說,自動駕駛領域的首個獨家成果,將是三維亞米級衛星定位系統在量產車上的首次落地。據悉,三維亞米級衛星定位技術將同時利用中國北斗、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三個衛星定位信號,結合慣性制導和高敏感度氣壓高度計,可以實現水平精度和高程精度1米的定位(目前主流市場定位精度為10米級)。利用這一技術,可以實現非常精準的導航,包括高架位置、地庫車位和具體車道變更等。
事實上,作為中國資本收購的德國品牌,寶沃汽車這一新生勢力,同樣將自動駕駛技術和智能互聯作為集中發力的重要領域。
今年5月,寶沃發布未來安全iSA戰略,其中包括“i計劃”ET能源觀、“S計劃”互聯共享和“A計劃”自動駕駛三個部分。“寶沃汽車通過成立北美研發中心,發布iSA戰略等舉措,積極探索自動駕駛領域全新發展模式。未來,寶沃將致力于成為具有前瞻視野和智聯思維的新時代汽車企業,以高品質產品為拓展全球市場布局奠定基礎。”楊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