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背景下,座艙電子有望重新定義人機交互,成為未來人機交互的主要入口。同時,座艙電子從現在的單一中控交互,發展到未來“中控+液晶儀表+HUD+后座娛樂”的多屏融合體驗,有效改善了人們的駕乘體驗,提高駕駛員的行車效率,是汽車未來發展方向。
四大因素推動座艙電子快速向前發展
座艙電子的快速發展有著背后的必然性,主要推動力來源于需求端、供給端、成本端和消費端四個因素構成。其中需求端主要來源于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帶來信息交互的提升;供給端來源于整車廠商、零部件廠商及互聯網企業的參與;成本端來源于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下降;消費端來源于科技炫酷的產品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定。
由于傳統汽車座艙復雜的操作環境和碎片化的功能布局難以將行車信息有效的傳遞給駕駛員,科技與時尚的數字化座艙成為未來座艙電子發展趨勢。從安全性和交互體驗上來看,具備多屏融合、語音控制、觸摸控制、手勢控制的智能化終端是未來座艙電子主要發展方向。
從座艙電子到智能駕駛
在座艙電子經歷由傳統中控平臺向集成化的座艙電子發展之后,更多主動安全和智能駕駛功能將成為座艙電子下一階段發展重點。伴隨著智能化需求的增加,座艙電子和智能駕駛功能融合的趨勢變得越來越強烈。當智能駕駛占據座艙電子核心地位,座艙電子的核心競爭力逐漸向智能駕駛轉移。
座艙電子最初主要運用在奔馳、寶馬、奧迪等高端車型上,豪華品牌為了增強產品的競爭力,逐漸將座艙電子由豪華車型逐漸滲透到入門車型。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成本不斷的下降,座艙電子的大眾化趨勢不斷加強。高端下沉的“鯰魚效應”在自主品牌快速擴散,大眾化普及期有望快速開啟。
德賽西威作為國內座艙電子龍頭,未來受益最大德賽西威是國內座艙電子龍頭企業,公司繼承了西門子威迪歐的技術基礎和客戶資源,并逐漸加大對新技術的不斷投入,不斷開拓國內外客戶。公司將座艙電子作為未來核心戰略,重點打造智能駕駛和車聯網產品。當座艙電子風口來臨,公司有望憑借軟硬件整合實力快速切入,取得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