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的消息,據盧偉冰透露,在接受采訪時,小米汽車的正式發布即將“很快”到來。更令人期待的是,他表示國內交付將最快于第二季度開始,這給了人們對小米汽車未來的憧憬更加清晰的時間線。
最近,知名汽車博主孫少軍在微博上發布了小米SU7已經積累了數十萬訂單(高意向咨詢客戶)之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他所提到的“高意向咨詢客戶”并非普通預訂客戶,因為小米汽車SU7至今尚未正式發布,也未開啟預售或其他形式的訂單預定。
小米作為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進軍汽車領域早已引起了業界的關注。其首款車型的發布備受期待,許多人都在拭目以待,想知道小米汽車能否在汽車市場上創造出新的奇跡。
值得一提的是,類似于小米,另一家手機業務轉型造車的公司華為也備受關注。其熱門車型問界M9的預定量已經突破了54000輛,而預計最早交付時間為明年1月26日。與此相比,小米提到的數十萬意向客戶的訂單量在汽車行業來說都是相當龐大的數字。
龍年的新能源車價格已經開戰,小米仍然選擇了觀望而未加入競爭行列。
而大家期待的小米汽車價格,也遲遲未公布。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環境變幻莫測,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指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實質就像是“快魚吃慢魚”,這種競爭態勢下,小米汽車即使晚一天上市,也可能面臨更多不可預料的挑戰。
雷軍此前回應:“晚有晚的好處,我們有后發優勢。”
市場競爭的激烈使得汽車性價比不斷提升,隨著鋰電池成本的下降,電車售價的下探空間也在擴大。
小米汽車所謂的“后發優勢”,有些像是在看友商出牌后再出手。如果小米汽車想要繼續在性價比方面競爭,就必須在價格上做出妥協,同時做好長期虧損的準備。
結果如何,Q2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