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比亞迪全球研發中心和儲能產業園項目在深圳市龍崗區開工建設。
據了解,比亞迪全球研發中心集行政辦公、研發、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體,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世界顯示度的研發中心,項目計劃投資200億元,預計建成后將新增約6萬個研發崗位。
比亞迪儲能產業園項目達產后將新增儲能系統產能20GWh,研發人員超1萬人,項目擬投資20億元,預計全面建成投產后年產值約200億元。
“福地”深圳
據悉,今年5月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門戶網站公告兩宗龍崗用地,計劃分別于5月29日、6月12日出讓。根據遴選方案,兩宗地的意向用地單位均為比亞迪。
其中5月29日已出讓的宗地號G02416-0119,土地面積554113平方米,建筑面積1440696平方米,將建設全球研發中心暨先進制造業基地項目(一期第一批)。
6月12日已出讓的宗地號G02113-0064,土地面積141874.24平方米,建筑面積383060平方米,將建設儲能產業園項目(一期)。
也就是說,比亞迪兩個項目的產業用地達近千畝。而深圳產業用地面積僅221平方公里,是上海的40.2%、蘇州的28.8%,受面積限制,產業空間一直是深圳制造業發展的緊缺“家當”。就此而言,龍崗區誠意十足。
當然,比亞迪的體量也是關鍵促成因素。在投建全球研發中心之前,比亞迪已在坪山(全球總部)、龍崗、大鵬、深汕四大園區布局,且據上述提及的遴選方案披露:用地單位及其關聯公司在深圳市已有用地378萬平方米,2022年累計總產值近2900億元,已有用地產能已飽和,現有場地已無法滿足公司的發展現狀及下一步規劃,急需新增用地空間滿足企業發展需要。
加碼儲能
目前,廣東省正優化產業區域布局,加快打造萬億級新型儲能產業。
3月2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將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為廣東省“制造業當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到2025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6000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裝機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裝機規模達到400萬千瓦。
廣東省具備完成的儲能電池產業基礎,覆蓋了儲能電池材料制備、電芯和電池封裝、儲能變流器、儲能系統集成和電池回收利用全產業鏈,新型儲能產業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具備全球競爭力。2022年,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為約1500億元,裝機規模達到71萬千瓦。
為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壯大規模提升實力,《指導意見》提出將優化鋰電池產業區域布局、加快發展鈉離子儲能電池產業、提升儲能控制芯片及產品供給能力、培育發展電解水制氫設備產業、前瞻布局多元化儲能領域、梯度培育新型儲能企業和加大優質企業招商引資力度。
其中,在優化鋰電池產業布局方面,《指導意見》中提到將推動瑞慶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欣旺達、鵬輝能源、璞泰來、貝特瑞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鋰電龍頭企業投資項目。
此次比亞迪投建儲能產業園,是對《指導意見》的積極響應,也是對儲能的加碼布局。
5月24日,比亞迪推出首款集成刀片電池的儲能系統“比亞迪魔方”。據悉,比亞迪魔方儲能系統,核心為搭載刀片電池,采用CTS(電芯到系統一體化)技術。
5月25日,比亞迪儲能與聯科熙和舉行全球合作伙伴簽約儀式,雙方簽訂5GWh框架協議,將在全球市場展開合作。
與長安合作將迎來新進展
據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消息,6月8日,中國長安市場部帶隊到比亞迪汽車走訪,針對未來產品及服務配套、技術共研共享、零部件市場化改革發展等方面與比亞迪采購總監陳東紅、弗迪科技研究院副院長趙偉冰、弗迪科技戰區總監龔偉開展深入交流。
座談交流會上,弗迪科技、中國長安分別介紹了各自基本情況和當前產品。中國長安分別與比亞迪采購中心、弗迪科技就當前合作項目推進瓶頸、IGBT產品和弗迪科技戰略發展布局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陳東紅表示,比亞迪汽車始終秉持“不以成本換質量”原則,始終保持開放的姿態,期待與中國長安在產品配套、技術共研等領域拓展合作渠道,抱團取暖、共同應對當下市場因素的挑戰。
事實上,早在2018年7月,長安汽車與比亞迪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和電池合資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雙方擬在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開展資本合作,共同發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務。為此,雙方擬共同成立一家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動力電池合資公司,開發的電池不僅搭載到長安體系車型上,在滿足長安體系供貨后也可向第三方銷售。
但是,此后動力電池合資公司遲遲沒有落地。
目前,在長安汽車主銷的新能源產品中,采用比亞迪電池的并不多,僅有長安UNI-V智電iDD采用的是西安眾迪(比亞迪孫公司)的磷酸鐵鋰電池。
這次走訪交流,或有望推動雙方電池合資公司進一步推進,電池供應也有望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