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元宇宙概念火爆全網。從Facebook更名meta,再到資本市場和科技圈的各種概念層出不窮,字節跳動收購、投資頻頻出手,微軟、英偉達等科技巨頭紛紛布局,作為虛擬和現實的融合載體,元宇宙蘊藏極具創新的內容載體、傳播方式、交互方式、參與感和互動性等多場景價值,被視為下一個時代機遇。
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概念,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 ——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沈陽 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的不斷升級,汽車正在從“普通的交通工具”轉換為“第三空間”,新一代年輕人對駕駛功能和車載娛樂的需求將會促使相關產業鏈對商業模式與研發技術產生更多的思考,從而不斷升級。 元宇宙概念在2021年大火絕非偶然,多年時間內,5G通信、增強現實(AR)、擴展現實(XR)、虛擬現實(VR)、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及智能可穿戴裝備等技術逐步成熟,將這些技術整合起來并打造元宇宙已成為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 汽車產業與IT產業相互合作才會完成新一輪的汽車革命,未來的汽車行業想要滿足客戶的需求,一定離不開元宇宙的概念,甚至有觀點認為,汽車會是元宇宙時代的重要入口,未來的智能座艙將會利用虛擬現實等技術打破空間交互界限。 何為未來的智能座艙 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大多數產業都滿足了人們單一的視覺體驗。而未來的元宇宙時代,將會從視覺體驗延伸到觸覺、嗅覺和聽覺等等。在元宇宙世界中觀影,你不僅可以與變形金剛握手,還有肌膚接觸的感覺,甚至還能聞到對方的氣味。 目前我們討論的元宇宙概念下的汽車智能座艙還是一個充滿幻想的空間,每一個人都可以結合自己所想的未來科技去思考智能座艙的未來,例如好萊塢大片中的全息顯示、鋼鐵俠的賈維斯。但從元宇宙的角度思考,感知、理解和表達將會是智能座艙未來的趨勢。 座艙對用戶行為的感知、理解,以及通過人機交互表達,實現這些的前提就是感知。如系統對人情感的感知,系統對行為的感知、系統對環境的感知…當下的DMS系統,就是通過對駕駛員的頭部感知、眼動感知、駕駛員識別、疲勞感知檢測、視線感知追蹤/分神提醒等多種技術集成的汽車安全系統。 這諸多的感知都需要通過傳感器去鏈接,如感知用戶(表情、行為、體溫...)的傳感器、感知環境(光源、溫濕度、空氣流動...)的傳感器。通過這一系列傳感器鏈接座艙與用戶,實現座艙對環境、用戶的感知,最終實現雙方的互動。 設備 從設備上講,智能座艙是一個多功能的計算控制平臺,它會將座艙內部的所有控制功能整合起來方便我們的操作。系統通過對用戶不同行為的感知與其互動,如觸摸感知、手勢感知、語音及用戶情感感知,以及我們還未想到的其他方式,系統將感知/收集到的信息分析,理解用戶的需求,然后釋放正確的指令。 空間 從空間上講,智能座艙是一個360°沉浸式體驗空間。所有的屏幕將被先進的顯示技術所代替,如透明顯示玻璃、全息影像、智能表面等等。通過對周邊環境的感知調整座艙內光暗、溫濕、氣流等等環境因素,使信息顯示與座艙環境融為一體,讓用戶享受視覺盛宴。 我們可以大膽的腦補一下:人雖坐在智能座艙中,但周邊360°的景色盡收眼底,腳下踩的是一把巨劍,所有的物體隨著你的御劍飛行快速往后飛馳,甚至你還能聽到從耳邊呼嘯而過的風聲。這種極致的體驗大概也只有在元宇宙的汽車當中才能感受得到。 智能 從智能上講,智能座艙還是一個懂你的“賈維斯”(人工智能)。結合車外環境、車內生物識別技術、環境監測、語音識別、AI等多種感知手段,將車輛打造成為像鋼鐵俠“賈維斯”這樣的人工智能助手,深度學習不同用戶的日常習慣,預測他們的需求,全方位提升車主體驗。 在元宇宙的加持下,未來的汽車座艙會有更多的發展方向和可能性,但其實現的復雜程度也遠遠大于現今的座艙系統。對于汽車研發的工程師們來說,未來還將面臨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