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汽集團正式宣布成立商用車智能駕駛科創公司——上海友道智途科技公司,并計劃落戶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上汽集團公告稱,擬與上港集團、恒旭投資共同設立基金,以投資商用車智能駕駛項目。基金認繳出資總額為人民幣6.43億元,其中,上汽集團認繳出資5.4153億元、上港集團認繳出資1.0047億元、恒旭資本認繳出資0.01億元。
圖片來源:上海汽車報
“上汽智能重卡已經取得29張開放道路測試牌照和示范運行牌照,并且完全參與到真實的作業場景中,至今累計測試里程已超過160萬公里。”上汽集團表示,友道智途將充分依托洋山港“5G+L4”智能重卡項目的技術積累和成功經驗,聚焦港口、廠區等特定場景與干線物流場景的L4級和L3級自動駕駛產品,打造“技術+產品+運營”的全新業務模式。
據悉,依托上汽集團在自動駕駛、新能源、網絡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前沿技術上的豐富技術積淀與完整產業鏈優勢,友道智途已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成功建立起全棧自主軟件和數據驅動算法、高算力車規級計算平臺、網絡信息安全三大核心競爭優勢。
目前,該公司已與上海港、青島港等國內領先港口達成戰略合作,持續推進和擴大準商業化運營,并在鋼廠、電廠、船廠和內陸大型集疏散運中心開展商業化布局;友道智途秉持綠色能源技術路線,與上汽紅巖合作開發的純電動、氫燃料電池智能駕駛重卡產品年內就將投放市場。
按照目前的發展規劃來看,到2023年前,友道智途將打通園區物流和末端物流的全業務鏈路,形成全場景全業務鏈商用車Door to Door自動駕駛網絡。上汽智能重卡團隊表示,到2022年,L4級自動駕駛場景應用的市場占有率上汽集團要做到國內第一。
上海洋山深水港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技術的落地,自動駕駛重卡已經成為出行領域最熱門的標的。1月,圖森未來獲得了來自沃納的戰略融資;2月,智加科技宣布完成2億美元融資,一個月后又獲得2.2億美元加持,投資方既有國際知名基金背景,又有產業鏈上的上汽資本和滿幫集團;嬴徹科技則在8月3日完成2.7億元的B輪融資,投資人囊括京東物流、美團、斯道資本、德邦快遞,老股東寧德時代、蔚來資本也予以跟投。
“越來越多的資本,包括我們,業界都對商用車智能駕駛,乃至于商用車的自動駕駛更加看重。”上汽集團洋山港智能重卡項目組負責人郝景賢透露。
自動駕駛卡車不僅持續獲得資本加持,且以更快速度登陸二級市場。
時間回到4月,圖森未來以每股40美元的價格在納斯達克上市,由此成為“自動駕駛第一股”。以發行價計算,圖森未來市值達84.9億美元;緊隨其后,智加科技于5月和SPAC公司簽署正式合并協議。合并完成后,智加科技將成為上市公司,預計將使用“PLAV”這一股票代碼在紐交所掛牌交易。
圖片來源:智加科技
而現階段,積極布局自動駕駛卡車業務的不僅僅只是上述自動駕駛卡車初創公司,一汽解放、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等傳統商用車企業,甚至部分此前致力于乘用車出行領域的頭部玩家也陸續入局。
去年,一汽解放正式發布了和智加科技合作的全球首款量產自動駕駛重卡——J7 L3超級卡車;今年3月,嬴徹科技發布了全棧自動駕駛系統“軒轅”,并將與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合作,在2021年底量產下線L3自動駕駛卡車;3月31日,小馬智行首次公布卡車業務品牌小馬智卡;7月20日,文遠知行宣布全資收購牧月科技,后者聚焦自動駕駛貨運領域,具有一支規模超20輛的自動駕駛乘用車和卡車車隊;另有消息稱,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將開啟自動卡車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