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國充電聯盟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262058個,通過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采樣車樁相隨信息數據412283條,共計充電樁約67.4萬個。
就公共充電樁來說,其中交流充電樁114472個、直流充電樁81492個、交直流一體充電樁66094個。2018年4月較2018年3月新增公共類充電樁8984個。從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8405個,2018年4月同比增長62.5%。
全國規模化運營商企業達到15家(充電設施保有量>=1000個),特來電位居第一,共建充電樁108942個,其次是國家電網,建設充電樁56549個。
由于“十城千輛”等計劃,公交、出租等運營專用車輛的發展時間較長且充電需求相對穩定、服務對象相對固定,所以當前充電設施運營商除了大規模建設面向社會車輛的公共充電設施以外還在積極布局運營類車輛的專用充電設施。
省級行政區域內所擁有的公共類充電樁數量前十的分別為:北京40184個、上海33666個、廣東32693個、江蘇27152個、山東20282個、浙江12734個、天津11422個、河北11087個、安徽10782個、湖北7340個。
各省、區、市公共和私人充電設施保有量平穩增長,充電電量主要源自電動公交車和出租等專用車輛,以湖北、陜西、四川為代表的中西部地區的充電電量呈逐步上升趨勢。
全國充電電量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以及中西部三個區域,其中北京主要以私人乘用車為主;廣東、湖北、陜西、山東、江蘇、四川、福建、的電量流向主要以公交車等專用車輛為主,乘用小客車為輔;山西的電量流向主要以出租車為主,乘用小客車為輔。充電電量排名前十的省市有9個省市的充電電量主要由電動公交和出租車貢獻。其中,廣東省2886.8萬千瓦時、湖北省1151.1萬千瓦時、陜西省1105.7萬千瓦時、山西省1044.6萬千瓦時、山東省1032.1萬千瓦時、江蘇省957.0萬千瓦時、北京市821.9萬千瓦時、四川省761.6萬千瓦時、福建省687.0萬千瓦時、上海市665.1萬千瓦時。
截至2018年4月,通過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比亞迪、上汽、北汽、江淮、特斯拉、長安、吉利、奇瑞、東風電動、東風日產、廣汽、一汽、知豆)采樣車樁相隨信息數據412283條,未能配建充電樁占比31.64%,其中由于“集團用戶自行建樁”而未能配建充電樁的占比17.17%,由于“居住地物業不配合”而未能配建充電樁的占比4.69%,由于“居住地沒有固定停車位”而未能配建充電樁的占比2.56%,由于“通過專用場站充電”而未能配建充電樁的占比1.40%,由于“工作地沒有固定停車位”而未能配建充電樁的占比0.75%,由于“居住地報裝接電難度大”而未能配建充電樁的占比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