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13日,2020年中德汽車大會在長春舉行。大會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商務廳、長春市政府共同主辦,旨在精準分析與把握中國和德國汽車行業發展變革新趨勢、溝通雙方戰略、挖掘合作機遇,深入探討當前及今后中國和德國汽車產業如何實現升級版深化合作、實現新時代共贏發展。
大會備受關注的自動駕駛分論壇,探討了中德兩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情況及最新趨勢,同時研討技術、市場、行業、政策方向,就行業發展中的熱點、痛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尋找自動駕駛技術的國際化路徑與國際合作機遇,推動兩國產業戰略合作升級。
開放合作、生態共建成自動駕駛行業共識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走到了落地的關鍵階段,ADAS技術大規模商用,無人駕駛落地場景不斷拓展,商業模式初見雛形。此外,隨著新基建的展開和5G時代的到來,以智慧的路+智能的車為特點的車路協同技術解決方案加速發展。
隨著一系列利好的到來,自動駕駛產業生態也迅速擴張,傳統車企、Tier1、科技互聯網公司等產業鏈各方,都有了比較明確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并逐步找到了自身的生態位。與此同時,產業各方都在尋求充分的合作互贏、互利共享,推動行業的良性發展,以期創造更大的價值。
一汽集團智能網聯開發院院長李丹表示:“自動駕駛量產時代就在眼前,這將是一個更開放的軟件時代,任何一個企業自己開發一款車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整個行業需要完善的生態系統平臺,產業各方都在這個平臺上做整車架構,同時提供更多的服務,才能夠盡快滿足市場需求。”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陳玉東表示:“未來,40%以上的汽車研發支出會在電子和軟件行業上,傳統汽車行業生態形成的Tier1面臨沖擊。博世正在自我調整,圍繞客戶需求科技創新,進行更多的交流合作,發揮自身的優勢,提供符合時代潮流,適配軟件服務的硬件,給客戶提供更有價值的產品,這也是我們與騰訊等優秀軟件服務商合作的原因。”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高振海表示:“談自動駕駛繞不開智能網聯,智慧的路和車去做有效的結合,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汽車智能正在成為未來交通的基礎設施。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已經不像原來的線性,未來十年行業需要去研究從單車智能的控制走到群體協同的控制,跨界重構一個新型的生態圈。“
讓城市運行更高效 讓出行體驗更美好
在以技術商業化落地為核心的自動駕駛下半場,產業各方都在談開放合作,講生態共建。騰訊集團的智慧出行戰略設計總經理沈沛表示:“以人為本,是一切合作和技術前進的根本動力,騰訊智慧出行希望以自身的技術能力,構建智慧城市發展的云端大腦和數字底座,支持合作伙伴高效開展自動駕駛、車路協同、車聯網生態建設等前沿技術應用的研發,助力智慧交通系統的建設,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體驗。”
騰訊智慧出行戰略設計總經理 沈沛
自擁抱產業互聯網并重點發力智慧出行以來,騰訊攜手廣汽、博世、滴滴等眾多優秀的車企、Tier 1供應商和出行企業,面向未來智能出行做了許多重要的布局。涉及內容包括自動駕駛數據平臺開發、網約車平臺建設、自動駕駛汽車運營模式探索、自動駕駛時代新型人車關系運營及新型智能座艙構建,乃至未來城市交通管理等眾多維度。
沈沛表示:“無論是助力自動駕駛研發測試以及未來交通演練的數字孿生平臺,還是驅動數據資源高效流轉的大數據平臺,或是匯聚海量服務內容提供全新車載服務體驗的生態車聯網等等。騰訊智慧出行的各種布局都是圍繞著讓城市更高效,讓出行體驗更好這兩個核心點在展開。未來,騰訊將繼續堅定的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動科技發展的成果普惠民眾,這是生態共贏前提,也是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