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30日,第二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省海口召開,本次大會以“共克時艱、跨界協同、合作共贏”為主題,為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加速突破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障礙,加快推進“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融合發展,由中國科協、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同舉辦。其中,在9月29日下午舉辦的“數字化技術驅動汽車產業新變革”主題峰會上,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劉宇發表精彩演講。
其主要觀點如下:
1.數字化推動汽車智能進化,促使汽車逐步從功能設計向體驗設計轉變。
2.車輛數據的處理分析能力能夠幫助企業優化產品設計,保障車輛運行安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提升用戶行車體驗。
3.未來自動駕駛將實現從單一的駕駛體驗,到解放雙腳,然后解放雙手,再過渡到解放雙眼,最后到解放大腦,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加便捷舒適的解決方案。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跟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數字定義汽車,關于未來汽車我們應該如何去進行成品定義,如何理解用戶需求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們先看看汽車數字化的本質。大家一說數字化包括說互聯網,說共享,說大數據,說區塊鏈,說了很多的概念,實際上在這個細分領域,究竟哪一塊能夠幫助解決問題,能夠提升我們的業務水平呢。首先我們看到的第一個觀點,就是消費者會變得很透明。原來在汽車行業要做很多的用戶調研,問用戶你喜歡什么樣的車,喜歡個大的還是喜歡節油的,喜歡品牌好的還是跑的快的。但是在大數據時代,在如此諸多傳感器遍布整個世界的時代,消費者已經變得很透明,我們從多個維度,車內的、家里的、移動端的,都可以捕捉很多有意思的數據,從而幫助我們讓消費者更加的透明。
舉幾個小例子,特朗普根據個人在推特上發布的推特內容推測出這個人的年齡、喜好度、性取向等等,從而指導了他競選,該穿牛仔褲的就穿牛仔褲,該戴帽子的就戴著帽子,該挑戰希拉里的就挑戰希拉里。中午聽羅振宇講有一本新書叫《數商》,說警察在高速路上測超速,其實不用安這么多攝像頭,兩個收費站中間可以算出它的速度。還有一個例子,說我們想試探沃爾瑪營業收入情況怎么樣,以前要偷人家的數據,但現在在美國其實不用,通過GPS的照片看它停車場的貨車,你拿到的數據就跟沃爾瑪總裁拿到的數據大致一致。很多例子告訴我們,你觀察推測的對象越來越透明。第二個特點這個不用說了,大家都很清楚,比人臉識別測的快很多。第三個特點就是它會有很多的特點,隨著新能源車發展,包括整個智能化進化的時候,從分布式ECO架構到中央集中式的預控制器核心處理單元,都展現了數字化給我們帶來的變革。
第二個我們可以看看在目前的變革當中可以有哪些實踐。第一就是在做產品定義的時候,往往像傳統制造業,包括像汽車行業,都是基于自己的技術已經掌握的資源做的產品定義,更多的是考慮它的結構、性能、成本、耐久等諸多要素,之后才能給所謂的銷售人員留出一小部分空間來做決定。包括互聯網和ICT行業,我們看到小米智能硬件為什么這么好,因為它是基于用戶需求做的,小米的智能家居把每個硬件通過芯片跟路由器相連,所以芯片的成本必須做到十塊錢。所以我們看到,現在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反著來定義技術規范甚至物流成本。
另外,數據本身其實沒有任何的能力,也不會對以后的產品開發提供任何的幫助,但是記載之上的數據處理能力,會使我們得到很多的幫助。我們有50萬的新能源汽車用戶。前段時間我們通過在線檢測發現有消費者的電池包的數據不是很正常,就跟電池公司供電芯供電池模組的一起推測這個消費者的環境發生了問題,我們初步懷疑他是由于駕駛習慣導致殼體破漏,道路雨水或是其他的液體進入里面。我們盡管說不怕水,但是時間長了,肯定會對電池電芯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找了一些有問題的消費者邀請他們回來,還有其他個數的有70%的我們退管是一致的,就是殼體已經破裂了,給用戶的正常工作或是生活帶來很大的威脅。但是這個實際上不是車輛的問題,而是它使用環境的問題。所以數據迭代的能力幫我們做很多的事。
另外這是一個我們定義的一個傳統的流程,G9開始,然后倒排到G1就可以上市的。由于我們對很多數據痕跡的捕捉,在產品初期就對消費者有一個很好的分析。而不是用最簡單的調研,你喜歡什么樣的車,多大的車,軸距多大,這不是我們要做的。所以我們在產品概念的時候就大量的利用數據。另外在越來越重的GR4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有很好很多數據迭代的方式。我們明年年底要上市的車現在L4的定義很弱,也有叫無限3.999無限循環,還有L5,我們目標是讓客戶解放雙手雙腳安全的到達目的地。我們明年的技術方案是用激光雷達,還有12個攝像頭組成了感知,會有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也就是消費者如果你每天回家的路說開了5天之后發現你的車比你更適應你回家的路線。是不是我們可以因為我們需要高清地圖,這個車本身就是采圖的一個車輛,無論雷達還是什么它感知能力是很強的。從這可以看到,我們可以通過持續迭代,使得消費者不再是一個產品的使用者,而是產品制造的參與者。一個新城市的地圖或是一個新的場景,它是參與繪圖的。算法是基于它家人的駕駛屬性形成的。
我們看看下一個特點,場景也會發生變化,很多應用場景,比如城市道路,比如高速公路,也比如說停車場。停車場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場景,大家都去Shopping Mall地下車庫,如果我們通過大量的數據識別出來的話,可以開發一個等待式,速度也不會很快,停車場的信號和車量可以進行有效銜接不用等待車位。還有我們操作方面會變得更加智能、更加有意思,互動感更加的強烈。另外,數字坐艙方面,我們的汽車像鋼鐵俠一樣可以幫助車主解決很多問題。還有泊車場景,感知周圍,然后支持各種環境下的各種復雜交通狀況下的停車。
以上我們簡單的分析了一下數字應用的場景,下面我介紹一下ARCFOX這個新車,這款車我們也采取了很多基于數字化產生的產品定義和新的功能。比如,IT識別,通過人臉識別,可以檢測到后排座椅人員的存在,包括小孩的動態都可以通過車內的攝像頭識別。有一點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就是數字時代,盡管我們會玩的很高興,會誕生很多新的場景,但是數字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事情,是跟功能開發同等重要的一個題材。
最后也想簡單的預測一下未來。在數字出行這個方面,我們覺得首先對于消費者是一種融合的生態,對于像穿戴類的、家居、城市等各種生態很清楚。未來基于消費者為中心,他才是上帝,以他為中心在所有業務網絡,不是跨應用,而是跨場景,甚至跨使用的時間。下一代互聯網大家叫羽翼,APP已經消融了,而是根據關鍵詞不停的使用。在自動駕駛方面,我們將從單一的駕駛體驗,到解放雙腳,然后解放雙手,過渡到解放雙眼,最后再到解放大腦。我們打造了這個精髓,圍繞解放大腦這個目標,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加便捷舒適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影音或是娛樂解決方案。
最后,我們認為應該是無界無感的,這個車是跟你整個生態融合在一起。以上是我們關于數字化未來的一些想法,供各位領導和專家點評批評,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