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款9萬元級電動SUV上市
3月28日,奇瑞汽車旗下純電動小型SUV——瑞虎3xe正式上市,瑞虎3xe的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200/1760/1570mm,軸距為2555mm。其NED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達351km,極速151km/h。瑞虎3xe共推出兩款車型,瑞虎3xe 400補貼后售價為8.98-10.28萬元。

26日北汽新能源 EX360 上市,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110/1750/1583mm,軸距為2519mm。NEDC 工況續航 318km,60km/h等速續航 390km。EX360有新風版、新尚版和新潮版3個不同的配置版本,補貼后全國統一售價區間為7.99-9.89萬元。
以上兩款車都是我們很熟悉的明星車型的電動化升級版,產品亮點很好,而更為重要的是其價格的優勢明顯。前期的A0級以上的新能源車的價格大部分在12萬以上,甚至 15萬左右,目前的兩款9萬元級電動SUV,突破10萬元下限應該是重大的市場舉措,是很好的突破。
2、新能源車的最大問題仍是價格高
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的使用用途是相近的,因此價格也是直接對比的。由于自主品牌的傳統燃油車價格不高,a0級suv價格在8到10萬塊錢左右,而a級suv在10到15萬塊錢之間,所以如何突破12到20萬塊錢的主流電動車的價格實現合理的價格區間是目前新能源車的重要的選擇。
純電動車由于動力總成緊湊,身形設計適合小型化的情況,所以小型化仍是新能源車降價格突破的核心的一個突破點。其中因為自主品牌的汽油轎車價格相對較低,新能源車的難以與自主轎車做有效對比,電動車選擇轎車向下突破難。而自主品牌的燃油suv的溢價相對較高,且車型基礎平臺資源豐富,成本低,選擇選擇suv車型作為自主品牌電動車價格的突破,對比燃油SUV是很好的突破。
總體來看選擇小型SUV車型,是自主品牌平衡成本與消費者市場選擇的共同的可接受的平衡點,是一個合理突破選擇。
3、打破地方保護靠企業的痛苦選擇
隨著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需要全國大市場的規模效應。地方保護是發展新能源車最大的一個難題,由于各地的補貼政策不同,導致企業為了地補而不得不費勁搞關系去平衡利益,隨著國家對地方補貼政策的相對抑制態度,從前幾年的國補與地補的一比一,現在變成了1比0.5,地補影響下降。
乘聯會秘書長助理盧華平指出:打破新能源車地方保護的束縛是促進新能源車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選擇。尤其是隨著總體補貼程度的下降,地方補貼的占比也在下降,優勢企業就逐步有能力擺脫地補的干擾,形成全國市場的優勢產品,實現更大突破。
零售價格的統一和市場運作的大規模標準化,這樣對產品的市場突破就有很大的好處。這樣也會使大量的沒有地方補貼的城市,享受著同樣的較合理的一個國家補貼和廠家補貼,但這也是廠家利益的較大的損失。
雖然廠家補貼帶來的自身利益的損失較大,但實際上也可以利用廠家的自身的核算平衡,國家也給了政策的照顧,新能源車銷量增長對企業總體的油耗的積分的改善促進很大,廠家補貼和油耗積分的獲得可以實現內部的測算平衡,所以如果財務做賬考慮油耗積分收益,這樣算,對優秀整車企業應該說還是相對合算。尤其是奇瑞的燃油車的積分抵沖是很好的事情。
4、未來新能源車的價格不會高
國際的電池價格并不貴。近日報道:為緩解電池容量衰減的難題,日產發布了新的電池更換計劃,首先從日本開始執行。若日產車主購買新款原裝24kWh、30kWh及40kWh的車載電池,所需支付的價格分別為65萬日元(約合6200美元)、80萬日元(約合7600美元)、82萬日元(約合7800美元)。幸運的是,購買重制版電池僅需30萬日元(約合2850美元)。

因此根據報道分析的折算,日產聆風更換電池的價格,實際上在200美元左右,也就是電池包帶1200多元人民幣,這也是很低的一個價格。
而且日本的翻新電池賺錢成本只有120美元,所以可以看到日產將在新能源鋰動力電池領域的綜合利用方面還是很強的。我們的國內的電池成本并不比日本的更低,也可能是我沒有看到國產的實際成本,但我們的低價優勢至少極其微弱。
隨著未來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充分競爭,國際新能源車逐步進入中國市場,消費者會發現到更加設計合理和產品技術相對先進的國際新能源車。尤其是特斯拉3等產品進來之后,我們會發現,國際新能源車的價格并不貴。
我認為,擺脫地補干擾,充分利用雙積分等政策組合,及早的把新能源車價格拉低到相對合理的狀態,刺激消費者合理的需求,是目前的重要的選擇。高價格不一定能培養出來競爭力,低價格應該是體系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尤其是低價格帶來的高銷量,是對中國新能源車行業最大的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