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智能汽車,必然離不開智能化、網聯化,伴隨這兩大風口,智能汽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實現自動駕駛之前,汽車座艙這個場景正在成為聚攏車載互聯網、智能交互、新型材料等技術的陣地,而車內空間的形態也正在經歷如同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的過渡,從最早的出行工具角色,變成一個移動的智能空間。從目前的自動駕駛研究進展來看,“智能座艙”可能是智能汽車目前發展的最佳選擇。
以特斯拉、蔚來汽車、華人運通高合汽車為代表的新創汽車科技企業將大屏搬上車,試圖通過多屏融合實現人機交互,以液晶儀表,HUD、中控屏(車載信息終端),后排HMI娛樂屏為載體,實現語音控制、手勢操作等更智能化的交互方式。
特斯拉雖不是第一個在智能汽車中使用觸摸屏的車企,卻是將超大觸摸屏變成汽車科技代名詞的企業。配備了17英寸“超級觸摸屏”的特斯拉ModelS/X/3,直到幾年后的今天,仍舊是吸引眾多消費者的一大亮點。
對于主機廠來說,智能座艙可實現產品差異化亮點之一,也將成為其塑造智能汽車競爭力的有效著力點。打破邊界,智能座艙已成為各路玩家的新戰場。車企、零部件供應商、互聯網巨頭以及創業公司均在積極布局。
中國新創出行科技企業華人運通旗下豪華智能純電品牌高合汽車首款量產車高合HiPhi 1,自去年年中甫一亮相,其智能座艙系統可謂是最大亮眼之一。
高合HiPhi 1主駕借鑒太空飛船設計理念,重新構建人機交互位置;副駕采用IP前移設計,創造超大副駕空間,19.9寸IMAX比例大屏,配有通風、加熱、按摩和腿托功能;二排配備8向電動調節座椅,包括左右橫移,同時還有獨立智能控制界面,可以照顧每位乘客的需求。
另外,高合HiPhi 1還具備多屏聯動的交互設計,關鍵的三屏分別是19.9寸副駕大屏、16.9寸中控屏、14.6寸儀表屏,這三塊屏幕依照太空艙理念進行交互規劃,分為3大區域:
車輛信息中心:14.6寸儀表,高達33萬像素為駕駛員提供車速、自動駕駛,以及電量等車輛關鍵信息;
車輛駕控中心:16.9寸中控超大觸摸屏,分為快捷界面、操作界面、空調界面等不同區域;
車輛娛樂/領航中心:副駕19.9寸觸摸屏,可讓用戶觀看IMAX屏幕比例的多媒體畫面,關注駕駛員行進路線等,還可以進行視頻會議。在半躺的按摩座椅上,如同飛機頭等艙。
除此之外,高合HiPhi 1在方向盤上創新使用了智能觸控板取代傳統的按鍵,標配的流媒體后視鏡可以提供更寬更清晰的視野,前后門飾板上的觸控屏快速調節空調風量、開閉車窗等功能,這些屏幕可構成完美的交互閉環,為用戶打造出一個真正的沉浸式氛圍。
隨著自動駕駛和智能汽車的發展,以及人們對車輛使用權和擁有權的分離,因人而異的座艙空間需求將出現細分,這也為眾多參與者帶來了巨大的盈利機會。
目前,各大車企已經率先闡述了對未來智能汽車的構想以及實現路徑,將于今年年底實現小批量試生產,2021年正式上市的高合HiPhi 1,是否能給駕駛者帶來更多的智能便捷體驗與樂趣,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