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先用花唄花一千,再用借唄借一千還花唄,第二個月再用花唄還借唄的錢,用借唄再把花唄的錢還了,這樣無限循環,似乎不用自己還錢了……
這是個笑話,但對于某些企業而言,卻似乎正在上演這一幕——借越來越多的錢,補越來越大的窟窿。
近日,在福特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文件中顯示,福特已經出售了3種不同系列的債券,總本金為80億美元。
第一個系列的本金總額為35億美元,將支付8.5%的年息,2023年4月到期;第二個系列的本金總計35億美元,將支付9%的年息,2025年4月到期;第三個系列的本金總額為10億美元,支付9.625%的年息,于2030年4月到期。從2020年10月22日起,這三個系列債券的利息將在每年的4月和10月支付兩次。
被標普將公司評級至垃圾級后,在現金流不斷惡化的情況下,福特的這一步,可謂是一步險棋。
錢投哪?商用車與電動化或是重點
“燒錢”一直在繼續。截至2019年12月31日,福特擁有223億美元現金,今年3月19日,福特又從其信貸額中借出154億美元現金,而到4月8日,福特表示,其大約還有300億美元現金。只從這組數據來看,4個月左右的時間,福特的現金減少了足足77億美元。
雖然這之中有閑置工廠而所需的臨時花費,但也可以看出,即使已經進行大幅裁員,以及現有員工減薪,但福特所面臨的花銷仍然很大。
那么福特的錢都去哪了?或者說,繼續不斷地“借錢”,下一步,福特將把錢花在哪里?雖然暫時還沒有明確的資金投向,但從近日的新聞及其一直以來的動作不難猜測,商用車和電動汽車仍是下一步的重點。
首先,為提高產品銷售利潤率,福特已經決定停止大部分低價轎車的生產,轉而生產利率較高的卡車、SUV和野馬等價格較高的轎車。而近日,也有新聞曝出,福特會將未來的發展聚焦于放在商用車之上,甚至連高層管理者也配合著隨之調動。例如,此前負責福特自動駕駛和電動車部門的Ted Cannis,近日被任命為了美國和加拿大商用車總經理。
同時,福特也一再表示會將電動車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此前,福特曾預計在2022年底前,其電動車的銷量將超過傳統燃油車,并計劃到2024年在歐洲再推出9款電動車。對于中國市場,福特也曾表示將建立新能源研發中心,并推出超過10款電動車型。
在電動化轉型的道路上,福特確實做了不少努力。例如,在2019年7月,福特就與大眾聯手,共同研發電動車和自動駕駛,并計劃在全球范圍內向電動車業務投資115億美元。
而近日,福特建設直流快充充電網絡的計劃也提上日程。根據此前計劃,福特將為其全電動汽車客戶提供北美最大的電動汽車公共充電網絡,其中包括1.2萬個充電站和超過3.5萬個充電插頭。
現金流惡化,產品盈利難
于是,為了抗擊疫情,并且有能力進行下一步布局,福特只有不斷地發債“圈錢”。
事實上,發債券是美國企業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在受疫情沖擊的當下。據美國銀行數據,在美聯儲3月22日宣布購買投資級企業債后,美國企業3月債券的發放規模達到了2600.7億美元,不僅同比增長47%,更創下了歷史同期的最大發行規模。不僅如此,以疫情的發展情況,美國銀行預計今年4月,美國企業債的總發行量將在1500億-2000億美元之間。而往年的這個時候,企業的平均債券發行規模大約為1020億美元。
但已經身為全球最大的發債機構之一,并且還在不斷發放債券的福特不禁也讓人擔心,高利率可能會使福特的現金再次吃緊,難以履行其義務,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最終企業甚至有破產的風險。
這樣的擔心與福特目前的經營狀況不無關系。近四年來,福特的現金流一直在不斷下滑。由于銷售利率過低,去年第四季度,福特美國的息稅前利潤已經從8.8%下降至2.8%,而歐洲和中國的息稅前利潤也分別下降至0.3%和-21.5%。
即使沒有疫情的影響,福特也已經負債累累。據福特方面數據,2019年第四季度福特的虧損達17億美元,利潤暴跌97%。而隨著疫情的蔓延,2020年第一季度,福特又預計將出現20億美元的凈虧損和6億美元的息稅前利潤虧損……
目前,福特有超過200億美元的汽車債務和1400億美元的福特信貸債務,只2019年公司就已支付了超過10億美元的年利息,而如果這80億債券全部順利發放,其許諾的平均超過9%的年利率,會讓其在未來幾年的利息支出再次直線上升……福特面臨的似乎是個怎么也填不滿的無底洞。
試想一下,只一個季度的虧損就已高達17億美元的福特,將用什么來還清這高額的利息?顯然,產生這樣懷疑的還有美國市場,由于擔心福特在現金流不斷惡化的情況下能否有能力償還債務,標普已經將其的評級下調為垃圾級。而如今隨著債務的進一步提升,福特似乎離破產的邊緣也更近了一步。
更糟糕的是,在福特目前可見的計劃中,前景也并不樂觀。
例如,以卡車和豪華跑車主要的投放市場美國為例,隨著疫情的不斷升級,不少企業開始停工停產,很多人由此陷入了失業的困境。加之對于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消費者在選購汽車時,可能很少會選擇購買野馬這樣的豪華跑車或者價格較高的卡車。而何時經濟能夠完全恢復,消費者信心能夠再次提升,還是個未知數。更重要的是,即使市場恢復至疫情發生之前的水平,消費者對于福特的產品能否買單,也是無人知曉。
福特野馬
同樣,在所有車企都積極部署電動車的當下,想以售價較高的野馬Mach-E和電動版F-150皮卡打頭陣,這一槍,福特又能打響嗎?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在特斯拉“統治”下的電動汽車市場,已經起步很晚的福特,想靠著曾經的情懷殺出重圍,甚至與特斯拉一較高下,在短期內的可能性也十分渺小。
再加之路透社報道,到2026年,通用和福特的電動車計劃產量為32萬輛,僅為其二者在北美汽車總產量的5%,甚至比2019年特斯拉在加州弗里蒙特一家工廠的產量還要少,那么,“電動車計劃”如果只是個跟隨熱點的“幌子”,想依靠它來實現盈利的目標則更是不可能的事情。